随着现代人养生意识的不断增强,加之三高以及各种慢病的增多,在很多人群中不经意地流行起了“吃肉伤身”“纯素食”这样的说法,且很多中老年人都不敢吃肉,有的甚至拒绝吃肉,听听他们的声音:
我血压、血脂都高,所以不敢吃肉类;自从患上了糖尿病,我就改吃素食了;听说吃了肉,好长肉,我减肥,所以只吃蔬果;为了控制自己妊娠期的体重,生怕生完孩子恢复不过来,我都不敢吃肉……
身边经常会听到这些声音,无论是有三高的大叔大妈们,还是要减肥的小姐姐们,以及孕妈宝妈们,各个都在避肉,虽然在当今,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都不缺肉,且吃得超标,但是为了防止肥胖与慢病的发生,我们会经常听到“少吃点肉”的劝告,但是,实际上人们更多的是在走极端,极端的认识,极端的行动,这样反而是不利于健康的,比如:
专家说:少吃肉,并不是不让吃肉,而是控制肉类的摄入量,这就说明肉类食物是需要限量来吃的。具体来看看,怎么吃?
.肉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肉类食物包括畜禽肉类,鱼类我们一般分开来说,肉类主要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铁、锌等,为人体提供一定量的蛋白质、B12、铁。
.肉类食物怎么选择:原则:优先选择白肉(禽肉、鱼肉)在畜肉中优先选择瘦肉、牛肉等。
.肉类食物的适宜摄入量:《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鱼、禽、蛋和瘦肉的摄入要适量,畜禽肉每天的摄入量在40-75克,每周-克。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
.肉类合理的烹调方法:多采用蒸、煮、炖、炒(不过油)、少油炸、腌制、熏烤。
从以上可以看出:肉类是优质蛋白质、铁、B族维生素的良好来源,适当的摄入是有助于健康的,尤其是在这几种特殊时期,特殊人群,需要食用肉类,比如:
(1)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的人群
纠正贫血,饮食调理很重要,比如: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可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而维生素B12,在植物性食物中几乎不含,主要来源为肉类等动物性食物。缺铁和铁利用障碍会导致缺铁性贫血,铁的食物来源主要为动物肝脏、动物全血以及畜禽肉、鱼类,且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吸收利用率高,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铁为非血红素铁,利用率极低。
(2)减肥人群
很多人认为在减肥的过程当中是不能吃肉的,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机体的肌肉纤维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也就是说,蛋白质可以起到为肌肉修复提供原料,而肉类又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因此,减肥人群补充优质蛋白质不能少,应该适量地摄入肉类,最好选择吃鸡肉、牛肉或瘦肉等脂肪含量较低的肉类。
(3)青少年、老人
青少年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蛋白质的需求与成人相同,所以一定要提供充足的蛋白质,除此之外,老年人随着器官功能衰退、基础代谢率降低以及不同程度的慢性疾病,食欲和摄入食物的量都会减少,这样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贫血等,所以老年人同样要保证蛋白质、铁、维生素B2、叶酸的供给,提供造血的必要原料。
(4)孕妇、产妇
妊娠期间,蛋白质的需求量会随着胎儿和母体的需求而增加,加之母体在分娩过程中失血很多,需要补充造血的物质,如蛋白质、铁等,哺乳期泌乳也离不开蛋白质,因此,这个时期特殊强调要有动物性食物、肉类的摄入,比如:鱼、禽、蛋、瘦肉等。
(5)肿瘤患者
肿瘤患者,属于消耗性疾病,无论是在治疗期还是恢复期,都要避免营养不良,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一方面有利于减少肌肉丢失,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及为白细胞再生提供原料。因此要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食物的摄入,比如鱼禽畜肉、蛋类、奶类、豆类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肉类食物也是人类平衡膳食的一部分,只是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和人群食入的动物性食物较多,尤其是食入的猪肉过多,应该调整肉食结构,是的那个多吃鱼、禽肉、减少猪肉的摄入。(猪肉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