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分钟让你知道血虚和贫血的区别 [复制链接]

1#
中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经久不衰,但是目前国人对于中西的了解甚少,甚至连一些基本的中医与西医之间的术语也分不清楚,在门诊经常听到病人说自己“血虚”,是贫血症。实际上,中医说的“血虚”和西医的贫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血虚”是中医学中的证名,“贫血”是现代医学中的病名,两个概念范畴不同,有着不同的含义。血虚,是指血液亏虚,脏腑、经络、形体失养,这是一个中医概念。常见症状有:面色淡白或萎*,唇舌指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经闭等。现代医学所说的贫血,是指人体循环血液中单位容积内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和红细胞压积低干正常值的病理状态。种类较多,如缺铁性负血、营养不良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而以缺铁性贫血较为常见。常见症状:头昏,耳鸣,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消化不良等。“血虚”与“贫血”在症状表现上的确有相同之处,但也不尽相同,不能划为等号。有“贫血”即有“血虚”,“血虚”不一定有“贫血”。“贫血”包含于“血虚”之中,“贫血”患者即是“血虚”患者;而“血虚”包括了“贫血”,“血虚”患者中有一部分是“贫血”患者,“血虚”患者不一定血象指标都有异常改变。就女性而言,贫血和血虚有许多相通之处,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比较特殊,每个月固定的流失血液,其中损失掉大量的铁质微量元素,多数都伴有缺铁和缺血贫血,失血过多者还表现出血虚的症状。因此大部分的女性贫血和血虚都同时存在,在补血时不仅只是调理血气还应该注重补铁。补充的血气的中药以滋阴养血为主,常用的补血良方有阿胶,当归,红枣,枸杞、桂圆肉、首乌等,在秋冬季节是补血养颜不错的选择,此外还应补充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以增强血液血红蛋白的数量,做到滋养血气和血液充盈,中央的女性才能养出好气色。女人以补血养血为本,虽然说贫血和血虚在概念上不同,但两者却有紧密的联系,生活中要善于饮食的调理预防贫血或血虚的发生,除去正常食补也可以服用一些营养滋补品也可以起到补血养颜的作用,如服用含有阿胶的铁之缘片,补铁补血养血,适于血虚和贫血的女性,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情也极为重要,心情开朗者有利于血气旺盛有精神,气血充盈肤色好。总的来说,血虚和贫血的概念完全不一样,血虚不一定就会贫血。如果想判断自己是贫血还是血虚,医院做血常规检查以及中医科辩证论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