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常规报告这项指标升高,可能是肿瘤千万 [复制链接]

1#
医院众多检查中的“顶流”在拿到血常规报告后,每个字都懂但放在一起,没一项看得懂唯一看得懂的只有各项指标后面的箭头而一看到有箭头那瞬间,心态就崩了!其实,在化验单中某一项或某几项指标有箭头很常见但你知道吗?若血小板参数出现异常可能预示着血液系统肿瘤大家可不能掉以轻心

1

血小板是什么?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它与红细胞、白细胞并称为血液系统的“三大家族”。血小板体积非常小,直径只有2~4微米,大约是头发丝直径的三十分之一,一般呈圆盘状,有时可变形伸出伪足呈不规则形。别看它小,它的功能可大着呢!它最主要的功能是止血、凝血并促进伤口愈合,另外在炎症反应及血栓形成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

教你读懂化验单

正常人每毫升血液中含有1.25~3.5亿个血小板,当出现伤口时,血小板就会奋不顾身、成群结队地修补血管壁以促进愈合。血小板数量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引起出血性疾病。

当血小板数量过多,超过正常血小板计数的上限(×/L),我们称之为血小板增高。血小板增高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克隆性常见于骨髓增殖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等;还可见于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5q-综合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和血小板增多,这些疾病均属于血液系统肿瘤。★反应性常见原因包括感染、炎症和缺铁性贫血等,这些属于非肿瘤性。医生提醒,血小板数量明显增高常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但并不是所有血小板增高都属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3

“隐藏”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是一种克隆性骨髓增殖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病程缓慢,疾病表现隐匿,许多患者长期无症状。尽管这种疾病“隐藏”得很好,血细胞自动分析仪也能让它无处遁形。其特征为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L),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和血栓形成倾向,出血可为自发性,也可因外伤或手术引起。自发性出血以鼻、口腔和胃肠道黏膜多见。血栓形成在老年患者中较为常见,动脉和静脉均可发生,好发部位为脑血管、脾血管、肠系膜血管和指、趾血管。血栓形成一般发生在小血管,但也可发生在大血管。部分患者会出现脾肿大。血栓是影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患者寿命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患者病程进展缓慢,总体预后良好,仅少数会转化为其他骨髓增殖性肿瘤。-哪些群体需要引起重视?-

老年患者

心血管高危群体,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血管栓塞病史,如中风、短暂性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外周动脉血栓和下肢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等深静脉血栓等

有家族史

需要做哪些检查?

血常规。外周血细胞计数和分类,血小板明显增多。

骨髓穿刺涂片。巨系明显增生,血小板成片分布。

骨髓活检和网状纤维(嗜银)染色。

基因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诊断主要参考指标之一。约50%以上患者可检测到JAK2VF突变,部分JAK2VF阴性患者存在CALR或MPL基因突变。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血常规只是最初步的检查检查时若发现异常还需进一步做相关检查并咨询专业医生症状+体征+检查全面分析才是硬道理▼往期精彩回顾

惊呆!男子肘关节莫名疼痛,医生竟从里面取出5颗“珍珠”!

多图预警!又红、又痒、又难受...这种病被称为“开在皮肤上的玫瑰”,年轻人高发!每一口都可能让你离癌症更近一步!它对身体的危害,比你想得更可怕…*点击标题查看文章内容*来源:检验科(医学检验中心)文字:胡王强编辑:王坚连审核:周铁丽、*丽颖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