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女士因体检“意外”发现贫血,医院治疗。医生查看了她的体检报告后,没有直接开药,让她进一步检测叶酸、维生素B12、铁蛋白。吴女士很疑惑:这些检查有必要吗?跟治疗贫血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贫血?
贫血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和/或红细胞压积(HCT)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的正常值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其实贫血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身体各个系统的“衰竭”都会引起贫血。无论哪种贫血,都与红细胞密切相关。
造血是在骨髓中完成的,红细胞生成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叶酸、维生素B12和铁。如果把骨髓比作造血“工厂”,红细胞是造血“产品”,叶酸和维生素B12是造血“原料”。因缺乏造血“原料”而导致的贫血称为营养性贫血,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居贫血病因之首。红细胞被过度破坏引起的贫血为溶血性贫血,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如地中海贫血、溶血性贫血等。红细胞过度丢失引起的贫血,就是失血性贫血。
“贫血三项”是什么?
临床上,营养性贫血最常见的是铁、叶酸、维生素B12缺乏,俗称“贫血三绝”。
1.缺铁:红细胞生成所需的铁主要来自三个途径:膳食摄入、体内储存和循环血液中老化红细胞的释放。值得注意的是,人体每天只能从食物中吸收1~2毫克的铁,所以健康的成年人主要是利用体内老化的红细胞释放的铁来完成造血等生理需求。
铁蛋白是一种棕色的铁蛋白复合物,主要在肝脏中合成,是检测缺铁和铁超载疾病的有效指标。铁蛋白减少常见于缺铁性贫血、慢性出血性贫血、长期腹泻、营养不良等疾病。铁蛋白升高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白血病、甲亢等疾病。
2.叶酸缺乏:叶酸是正常细胞生长和DNA合成的重要维生素,也是人体红细胞生成的必需营养素。叶酸只能从食物中摄取。水果、蔬菜、肉类和动物肝脏中含有较多的叶酸,食用后被小肠吸收,最终储存在肝脏中。
叶酸缺乏会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进而导致皮疹、舌炎、胃肠功能紊乱等疾病。叶酸缺乏不仅会引起孕妇巨幼细胞性贫血,还会导致胚胎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神经管畸形、唇裂等胎儿畸形。中年人缺乏叶酸会影响大脑功能;幼儿缺乏叶酸可能导致无精打采、发育迟缓等。
叶酸缺乏的常见原因包括供应不足(烹调过度导致叶酸破坏)、吸收不良(常见于老年人、肠道功能减弱的人、酗酒者或吸*者)、供应不足(常见于孕妇、婴儿和青少年)、肿瘤或感染导致叶酸消耗增加。
3.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2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必须从食物(如肉、蛋、奶及其他乳制品等)中获取。).维生素B12缺乏常见于摄入不足和吸收不良。一般来说,人体内有大量的维生素B12,持续缺乏3~5年才会发展成巨细胞性贫血和神经系统疾病。如有必要,患者需要进行神经系统相关检查。
在营养性贫血患者中,缺铁、叶酸和维生素B12是最常见的。患者通过相关检测知道缺少哪些造血“原料”后,还必须找出“原料”不足的原因,如摄入不足、吸收不良、流失过多、需求量过大等。一般来说,如果是由非恶性疾病引起的,只要去除病因,就不会复发,患者预后也很好。部分患者(如消化吸收障碍)需要定期补充治疗,防止贫血复发。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为您推荐--
器官移植迎来重大突破:血型不一样也能移植
“O型血最长寿”的谣言被击破,最新研究显示:O型血或有3个弊
什么血型得什么病?!最健康的血型居然是…看完提早预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