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山深处,逐花开记五月壶瓶山 [复制链接]

1#
白癞风怎么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yc/210822/9346881.html

心里惦记着壶屏山很多年了,自从知道那里有一种杓兰:叶如扇,花如勺,亭亭林中,似踮着足尖旋舞的芭蕾。可惜每年花期,都因山长路远,交通不便而一延再延。

记得骗子去年问:五一壶瓶山去否?查票,无坐。吃了不那苦,罢了。回看她的大片,似带着山中仙气,各种野花娇俏灵动,张张精美。遂又捶胸顿足,后悔不矣。

难得今年的五一有四天假,再咬咬牙,往前请了三天,前后七八天。暗想,够奢侈的,足够我在山中一寸一寸地刷,尽情蹉跎。更爽的是,大假期人来我走,包山头的感觉,有木有,哈哈!

gogogo,看花去!

我看到满片花儿的开放

隐隐约约有声歌唱

开出它最灿烂笑的模样

要比那日光还要亮

荡漾着清澄流水的泉啊

多么美丽的小小村庄

我看到淡淡飘动的云儿

印在花衣上

......

行程如下

DAY1:珠海—广州—石门

DAY2:石门—壶瓶山镇—主峰山脚

DAY3:壶瓶主峰(海拔-)刷山

DAY4:壶瓶主峰(海拔-)刷山

DAY5:壶瓶主峰(海拔--)刷山

DAY6:主峰山脚—剩头铁索吊桥—壶瓶山镇

DAY7:壶瓶山镇—北溪河(海拔)—石门

DAY8:石门—广州--珠海

说壶瓶山的位置与交通

出发之前,骗子就成了此行的云队友。但凡有交通、花点等任何疑问,我就骚扰她。好在她再不耐,对我们也毫无办法,只能如倒豆子一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骗子说去壶瓶山的路相当折腾。有多折腾呢,就是广东到湖南,至少要准备一整天的时间,甚至更多。交通有三种方式可选,快捷一点的是飞到长沙或常德;或是高铁到长沙南,再转到长沙火车站,坐动车到石门北。

而我和旺旺选择了更省钱一点的方式,好处是不这么折腾,绿皮火车上一觉醒来,已到石门县北,历时十二个小时。当然,你要以为到石门县北就是终点了?NO,NO,NO……

壶瓶山在石门县的西北部,湘鄂交界处;南接张家界,武陵山脉的东北端;北上连着神农架,西边过去是恩施;著名的北纬30度,春迟冬早,山里多雨雾;林海、茶乡、药园,誉为内藏万金的绿色宝库。

总之我们要去的壶瓶山主峰,就是藏在大山里的深山,也是湖南境内第二高峰,海拔米。所以要上壶瓶山主峰,到了石门县,还需坐3小时的中巴至壶瓶山镇,再坐2个半小时中巴车至壶瓶山村的大洞平,即主峰的山脚下。之后,便是用双脚慢慢地跋涉。

一、出发

28号清晨五点,清冷,天仍黑着。

我与旺旺赶到石门汽车西站(西站距石门县北火车站车程约25分钟)。没想到早起的鸟儿真不少,西站门前已有许多等车的乘客。见摸黑赶来的两个外地人,不待相问,倒是全都热情地指着眼前的一辆中巴:去壶瓶山吗,就是这辆车,等会就开了!

旁边一家米粉店,灶上冒着热气。一碗粉,两个蛋,与旺旺分食后,五点半,去往壶瓶山镇的中巴车,伴着绵绵细雨,缓缓发车了。

出了石门县,车一直在蜿蜒的山路上飞驰。没错,就是在窄小的山路上滚得飞快,时速至少有60吧。我坐在司机的侧后方,每每见迎面而来,同样滚得飞快的车,暗暗心惊肉跳。

估计司机斜眼都能感受到我的紧张,噗呲一笑,用我半懂的石门普通话说:么得怕,这条路我天天开哟,哪得有弯弯道道,我都知道咯!

而此时,同行的旺旺心大得很,靠着座椅,睡得如猪一样。

二、壶瓶山镇掠影

三个小时后,早上的八点半,我与旺旺站在了壶瓶镇的马路上。深吸了口倒春寒里清洌的空气,环顾四围青山绿水,山顶云雾缭绕,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真冷啊!

旺旺冻得受不了,沿街买了件毛衣,套在身上。街上行人不多,见来往者皆棉衣裹身。山里春迟,果真如此。

从镇上到主峰的车,每日只有一班,十一点半发车。看看时间,才不到十点,还早。镇子上随便逛逛,顺便寻个午饭之地,提前祭祭五脏,好有一身力气,向着深山进发。

我喜欢春雨里的壶瓶山镇,即便冷得打抖,但清洌的空气,满满的负氧离子,让人精神一振。

待后几日,艳阳出来,从山里再回到镇子上时,一路尘土飞扬,却让我异常怀念烟雨天青时的小镇,和那一个水浸碧天清晓的早晨。

镇子沿河而建,河的一边是新城,一边是老区,以一桥相连,桥头建有观景亭。河水是绿的,与远处的青山相映,水不深,大大小小的软石铺在河床上。阴雨天,我与旺旺没有下到水边,只是相视一笑,道:这环境,这水岸,要是骗子来了,定要嚷着,晚上在此夜观不错。

不远处,一株苦楝,正是一树淡紫繁花时候,风吹来,带点苦楝特有的辛香。

旺旺想走近了拍,我不以为意。这么高,怎么拍呢!后来一路发现,旺旺就是个好奇宝宝,拍所有见到的花,问所有见到的花名,却记不住十分钟。反复之后,我时常不耐以对,然其却是个好脾气,仍继续问十分钟前问过的花名。

十点多,见河边一餐馆,看着洁静,走进去:这个点可有饭食?店家答:有的。一干锅鲜笋腊肉,一清炒苋菜,一碗米饭。群里教主问:何处,做甚?拍了饭菜,回:午饭ing。众人笑:这个时晨,早饭吧!哈哈,教主理解,道:花开,心急之人,等不得,吃了好早早上山。

三、云深不知处,失联壶瓶山

终于要上壶瓶山了,两个半小时的车程,雨越下越大。一路车行在峡谷里,两边山高林深,半山处云雾漫漫,一条不宽的河,时缓时急。心里担心,这大雨何时能停?

路上,车招手即停,时有村民,背着各种采购的生活之物,上上下下。司机师傅似乎和每一位村民都熟悉,在等村民搬卸物品之际,他就下得车来,抽一支烟,喝一口茶,聊一会天,等待里也没有不耐。

走走停停,到主峰脚下的大洞平时,车上就剩我与旺旺两人。雨势不收,在村里的小店躲着。不久见一摩托车从山上缓缓开下,似是算准了时间。起点山庄的老板看着我们的行李说:我帮你们把行李接上去。往上五公里,你们慢慢地走上去。不行的话,我再下来接你们。

我与旺旺看着满眼的青山绿水,连连摆手:不用接,不用接,我们边走边拍花,正好!与司机挥手告别,我与旺旺撑着伞,兴致勃勃地往山上走去。

村路上,两边是菜地:土豆、豌豆、玉米、萝卜。一棵魔芋立在土坡上,一米多高,半开的样子。还有一些地圈了起来,种着药材白芨。

紫色的还亮草,翘着小尾巴,在一丛绿里,缀着晶亮的水珠,轻轻摇晃着,当地人说此草可治风湿骨痛。鸢尾花正是灿烂时节,一丛丛开得正欢,村民叫它兰草,也是草药,用其根茎制药,可消炎去肿。

再往上走,沿着山坡,是一片茶园。偶尔,还能看见一栋房舍,门前立着牌子,大都是改建成了民宿。山好水好的地方,一到假期,自然就能吸引城里人来此度假。只是这壶瓶山,位置偏僻,交通辗转,失了地利之便,倒是保留了大部份的山水清静。

到半路,突然发现,雨停了,天亮了起来,隐隐有蓝天出现。山下的村庄,渐渐被云雾笼罩,正是一溪绿水皆春雨,半岸青山半夕阳的景致。

雨后,山中响起了鸟鸣,溪谷里,时有飞鸟掠过,是红尾水鸲。认识的鸟不多,水里岩石上跳跃的红尾巴,让人印象深刻。

山路弯沿,边走边拍。忍冬家紫红的半边月、白*相间的金银木;勾勾搭搭绕满树枝的山木通与金樱子。

一树树花至荼蘼的油桐,醒在路边,树下是一地落花。有羊群由山上下来,头羊脖上系着铃铛,叮叮当当,咩咩哞哞,打碎这一山宁静。

山中蹉跎,不觉时间。天渐黑,云又笼起,越往山上,大雾弥漫。发现已无手机信号,担心之际,看见一房院落,屋檐下亮着霓虹招牌:起点山庄欢迎您!

店家老板与老板娘,满面含笑,立于门前:一点半到六点了,走这么久,真怕你们迷路了呢!我与旺旺对望一眼:汗颜呢,拍花之人,见满山繁花,如刘姥姥入大观园,难挪步伐。

近五月,山里的夜晚只有十来度。好在店家有火炉,加入干柴燃起,温暖如春。火炉墙上,一挂挂烟熏腊肉,熏得一屋肉香。

肚子正饿,当即点了辣椒炒腊肉,老豆腐。等菜上时,店家送上一杯茶,清汤绿叶,闻之清香,慢慢缀饮,倒也解乏,不会饮茶之人,尽续了三杯水。

与老板闲聊,茶是自己炒的,屋前屋后山坡均是自家茶园。清明前后已采过一波,现在倒春寒,雨雾滋养,过几天又可采收新叶。

难怪行前听闻:壶瓶山茶好。更有清末广东茶商的春和合,因茶盛名而赋诗“云蒸霞蔚催呤筹,七碗生风兴自悠……”

吃饱喝足,一路奔波而来的我们,洗漱干净后,终于沾床,裹着八九斤重新疆棉(我说被子看起来有点薄,起点老板傲娇地说,我的被子全新疆棉的),倒头便睡。

四、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1)

一夜好眠,翌日清晨起来,已是早上七点。拉开帘,又是一个绵绵细雨的天。

四围青山,如泡在水里,到处都是润润的。山里的五月,春至一半,夏还早,入眼的绿是嫩青色,看着极为养眼。

店家老板起得颇早,说:这里五半点天已朦朦亮,山里少娱乐,基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笑:很健康的生活方式啊!

老板娘做事利索,极快地煮了满满一碗面,上面铺着一个焦*的土鸡蛋,让我们瞬时激起味蕾,十指大动。

吃罢早餐,简单的收拾行装,把不用的行李寄放在起点山庄,背起之后两天所需的换洗用品,开始向更高处走去。虽是背着些行囊,但好在今天的登山难度不大,只是上升五百米,至海拔一千五的老雷家。

细雨里撑着雨,没走出多远,就到了一个小溪的叉路口,有指示牌提示去往主峰的方向。抬头望望半山的景,晓雨散春林,雨里花碎叶落,石中清流激湍,落花流水,似无情似有情。只觉这雨亦空蒙的山水,别有一翻味道。

野木瓜,大血藤,猫儿屎,膀胱果,红茴香,还有忍冬科的裤裆果陆续出现,雨天光暗,怎么都拍不好,只得一拍再拍,再一看时间,天,竟然过一个小时之久。这边与旺旺说,我们再不可这么浪费时间了,得加快点步伐。那边脚已踏入一片毛茛花中。而缀着雨珠的老鹳草,似星繁开在晓露中,格外灵秀动人。

拾阶而上,随着海拔升高,落差渐大,远处传来轰轰水鸣。走近了看,断崖飞出一条白练,急坠落深潭,溅起水花万千。脚下岩石,常年阴湿,通体如玉。正是青苔常满路,流水复入林的景致。

山涧阶旁,有棵荞麦叶大百合,正酝酿着紫黑的花苞。一路看见很多野百合,带着小小的花苞,据说到六月,这里满山满野都是野百合的清香。

突然,一株虾脊兰跃入眼里,后来又陆续发现了几棵,或大或小,或高或矮,倚着大树下,在枯*落叶中开得怡然自得。

一直沿着主路走,看见一条小路,和旺旺走了上去,一株满山红开得正鲜艳。我在树下徘徊,怎么又是这么高,如何拍好呢?

旺旺第一次眼尖地大叫:这里有兰花,是杓兰。招眼望去:哦,绿花杓花,骗子口中的大路货,行前她就说:绿花你们一定拍得到,起点山庄上去没多久,一路都是。

但怎么说呢,这是三株绿花杓兰,挨着岩石边,并排生长,高低有序,显然是刚开没两天,花朵正鲜,正是最美的时刻,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我还是很高兴的,后来一路陆续有发现此花,但生境和样子均不如这三棵,我和旺旺大部份都嫌弃的没有再按下快门。

在这三棵绿花杓兰处蹉跎良久,看时间却是十一点了。拍花拍流水,还是走得极慢,原来约好中午到老雷家午餐的,想想还有一半多的路程,想来是赶不上了。我的手机已完全无信号,还好旺旺的有2G信息,连忙给老雷家发个信息,告之行踪,别等我们中饭。

一缕阳光,从林叶间隙洒下。哈,这是雨过天晴了呢。回望半山下,云雾升腾,远山翠林、屋舍、茶园,都在这蒸腾的云雾里若隐若现。雨洗烟鬓黛未消,只将云雾作罗衣。这刻壶瓶山的景似美人晨妆,洗净铅华,这么的清新自然。

旺旺直嚷着:这云海,风起云涌,时聚时散,支个手机拍延时多美。可惜,寻花为主,须有取舍,有些景看一眼,记在心里便足矣。只是不曾想,这样雨亦空蒙的景,在之后几日再不复见。而后每日顶着大太阳下刷山寻花,也让我们异常怀念这半雨半晴的时光。

复上路,走过了第一个瀑布,走过了第二个瀑布,壶瓶山有多少瀑布,我记不想来了。但我在瀑布边捡到只旺财(哦,旺财是只灰黑色的串串狗,我严重怀疑它有二哈的血脉)。

那时我正在瀑布下的岩石边拍一棵花南星,我想把花南星拍得和瀑布一样高大,当然那只是我的想象。

我很认识地意淫着(咳,不,是想象),突然感觉身后有动静,回头瞬间就是一声大尖叫;啊,狼?我吓了一跳,我的叫声也把旺财吓了一跳。旺财懵懵地看着我,我缓过神来,原来是条狗。再看前后,不见人烟,不知它从哪冒出来的。旺财很亲人,从包里拿出几个奶片,剥给它吃之后,它就一路跟着我走了。

嗯,我对旺旺说:瞧,这是你失散的兄弟。哈哈,反正都姓旺不是?再后来的两天,它一直跟着到了老雷家,混吃混喝,跟着我们刷山,跑前跑后,上串下跳,却又总是在拐角的路口等着我们。这让满山满谷只有我们两人的胆子大了不少。

随后的上山路,伴着我们的除了流水、鸟鸣,还有旺财脖上的铃铛。叮叮当当,叽叽啾啾,哗啦啦啦,是山里最优美动听的协奏曲。而雨后的阳光很美,斑驳光影,悠悠然于绿坡青流之间。

我们走得很慢,遇见了下山接媳妇和孙女的老雷,和一位在保护站哨所的大哥。大哥告诉我们山上有珙桐,正是花期。巧的是珙桐就生长在老雷家的后山。

下午三点多,终于到了老雷家。老雷家来了五和镇的亲戚,相当热闹。放下多余的行李,我们当即求着老雷带我们去拍珙桐,趁着阳光正好。

我一直就知道壶瓶山有大片原生的珙桐,只是山深处,怕难寻。所以此行心底还一个小愿望,就是想看看心心念念的珙桐,俗称鸽子花。

随着老雷密林里艰难穿梭,湿滑的陡峭土坡让人几欲放弃。但立于近十多米高的大树下时,望见一朵朵花如白鸽在蓝天下飞翔,我边揉着膝盖边喋喋不休着:真美啊!不亏我跌跌撞撞的爬上来。

无视一身泥泞,心满意足回到老雷家。见他们一大家子正其乐融融的摆着碗快,准备晚饭。老雷叫我们一起吃饭。我看看天,还这么亮,太阳还这么好,吃饭,不是浪费光阴么,即使我们一整天只吃了一碗面。想央求他带我们去拍扇脉杓兰,但这回他颇为坚持地用壶瓶口音说:恰了饭再去。

无奈,只得放下背包,与大家一起围坐桌前。哇……,这么一大桌子菜,夕阳穿过大门,照在满桌饭菜上,热气蒸腾,极美的光线,看着甚是诱人。实际上,山里纯天然的饭菜香,吃着也是相当美味。

席间得知,老雷亲戚家在五峰镇,而他们不是坐车来走亲戚的,是从主峰一条山路走了来,以他们的脚程,只需走两个小时。我和旺旺对看一眼,五峰镇,不是后河那边吗?走过去,好像不错哟。本想五一那天和他们走到后河去看看,谁知第二天他们就悄悄地跑了。

饭后,吃得太饱,该走走消食。问老雷:扇脉杓兰,远吗?老雷见我们如此急切,无奈:不远,走吧!哈哈,想起起点山庄老板说老雷是个好脾气的,不准我们欺负他。心底暗想,果然是好脾气,有求必应,真好。

其实也不能怪我们如此急切地想看到扇脉杓兰,先不说它的美,单只说教主为它,四飞天目山,花费近万金,而我们此行也是天长水远地折腾而来。不尽快把它收入眼底,如何安心。

真的不太远,在距他家才两三百米的土坡上,老雷的手随意地指着:这里,还有这里,那里也是。我们走近一看,这里两株,那里一株,上面还一株。嘿嘿,终于看到最美的扇脉杓兰,如在山中林间,斑驳光影下,踮着足尖,像翩翩舞动的芭蕾,那刻的满心欢喜,无法言说。趁着淡淡夕阳,我与旺旺举着相机,细细地拍。

直到夕阳沉没,倦鸟归巢,我和旺旺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回到老雷家,天色渐暗,离了阳光,山里温度骤然低了很多。洗净一身泥,坐在炉火的屋内,手捧一杯清茶。没了手机信号,众人只得聊天聊地,听得听不懂的方言,笑声里温暖。

五、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2)

第二日,艳阳天。老雷说:吃罢早饭,带你们去个扇脉更多的地方。等饭上的间隙,想起行前骗子说老雷家菜地有宝,漫步其中,才发现老雷家果然是块宝地。

门前两棵一人多高的绣球,青绿的花球,格外雅致。一株杜鹃,红色的花朵,开得正闹。

屋前屋后简直就是重楼的菜地:华重楼,北重楼,七叶一枝花,凌云重楼,狭叶重楼……老雷说至少有十几种重楼,只是混一起,让我们眼花缭乱,难以区分。至于其他:太白贝母正是花期,细辛也种了两种,三七刚长出花苞。屋后一片竹林,疏枝密叶,林影绰约,清风翠微。

如此,流连于老雷家屋前屋后,直到老雷来喊:吃饭啦!进屋只见桌前摆着碗筷,我以为早餐会是简单的一碗面之类,结果却是一桌丰盛的饭菜。原来山里人家,一般只吃早晚两个正餐。早起下地干活,至日上三竿,八九点回来早饭。下午又去干活,至日头偏西,四五点回来晚饭。

循着山里人家的作息,吃罢早饭后,老雷带着我们去拍更多的扇脉杓兰,旺财也跟着。

草地上花开星星点点,是一小片卷耳花海。每每说到卷耳,便不自觉地就想到诗经里说: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是首怀念亲人的诗。大意是采这卷耳野菜,半天也采不了一筐,念着我思念的人儿,把筐放在路傍。

其实此卷耳非彼卷耳,诗经里所说实际上是苍耳,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又"苍耳子"。嫩苗可食,胞果可做药用,苏东坡有言:药至贱而为世要用,未有如苍耳者。小时坏同学经常恶作剧地采来,偷放在女同学的长发上,难以取下。哈,乡野里长大的孩子,谁没有过这纠结的年少时光呢!

路上看见许多万寿竹,紫色的小花低垂着。密林里鹿药也开了不少。第一次见草芍药,洁白的花瓣,橙红的花丝,上覆明*的花粉,不时有蜜蜂飞临,沾了一身,又朝另一朵飞去,帮花完成了受粉,互惠互利。

路比较难走,穿行在无路的密林里,从山上下到半坡。旺财倒是很灵活,枝枝蔓蔓于它无碍一般,跑前跑后,似要把相距甚远的仨人,赶在一起才作罢,有时又对着一根藤蔓狂扯疯咬一通。突然怀疑,旺财怕是牧羊犬与二哈的混血,才有这时而精明时而蠢萌的傻样。

终于到了,老雷指着这一小块山坡地,算来有十来棵扇脉杓兰,但大都是开得分散。相较于昨天的地方,海拔低了一点,花期比较靠后,有的花已残败。想拍成群成片的,怕是不能了。

下午随老雷很海拔更高的地方,大约在左右吧,寻找大叶杓兰。烈日下登山,很辛苦,密林里到处都是野蔷薇,勾勾搭搭带刺的枝,总是横挡地路前,稍有不甚就划破手背。看见不少草芍药,还有不少重楼。可惜八角莲的花苞才长出来,算算花开,还要些时日。

密林里开得最多的算是大叶碎米荠,紫色的花朵总是抢我们的眼球。湖北海棠花色淡粉,经昨日风雨,几蔟残花在枝头,摇摇曳曳,轻似绯云落如雨。

可是我们找不到大叶杓兰,即便到了去年骗子雨夜拍过的地方,也只见两株不见花的大叶。老雷说:奇怪,去年这里开了三棵,今天竟然一朵花苞都没有!而我们也不知原因,为何今天不复见。又在林里钻了也久,直到水已喝光,才不得不转身回到老雷家。想来,这趟壶瓶山,花再多的时间,也终留有稍许的遗憾。

傍晚,天空下起了雨,落在晒了一天的地上,空气散着泥土和草叶的味道。站在院子里,望着天,希冀这雨能再大些,可惜下了片刻又停了。临睡前,旺旺说三点起来看看是否有星星,好天的话,咱上山顶看日出与云海吧!我表示同意。

六、山中无岁月,寒尽不知年(3)

凌晨三点,我们真的起床了,打着哈欠,推开窗,天啊,满天星星。仰视天一方,繁星不知数。久居城市的我们,有多久未见过星如银河了。

老雷家木质的楼房,让我们一有动静,就叫醒了一屋子人。老雷真的不要太好,竟然三点也起来给我们做早餐,简单的炒饭,虽咸得要命,但也满满地吃了一碗。又一人煮了五个鸡蛋,让我们带在路上,生怕这仨只知拍花的货,不食午饭饿晕在半路。

对了,今天还捡了一同学,是昨天赶上山的旅行者,其是一个找花比旺旺还瞎的人,竟然在上山的路上一棵绿花杓兰也没看见,而后在经过扇脉杓兰时,也是视而不见的走过。对此眼瞎程度,我们笑了一路。这样对比下,后两天的行程,我对旺旺的嫌弃少了不少,哈哈。

四点出发,打着手电筒,摸黑上山。一路无人,四下寂静,只有风过,偶有虫鸣,打光追去,却不见虫影。我期望找到一只栖息在树枝上的鸟类,却也一无所获。

走走歇歇,我以为我是万不能在六点日出以前赶上山顶的。没想到,竟然在五点四十五分,天半朦胧之际,站在了壶瓶山主峰,海拔的山顶平台上。在此,佩服下自己!

远山起伏,层峦叠嶂,风撩过山脉,枝叶晃动,树涛阵阵。随着光线渐亮,绵绵不绝之绿意慢慢铺层开来。山边云层稍厚,六点多了,朝阳隐在云里。期望的云海没有出现。想来也是,难得一见的云海日出,对于我这一向没有啥出大片缘分的人来说,哪就这么幸运。

稍等了片刻后,太阳终于从云层里跃了出来,在山脊镶上一道金色。没有出现啥想象里的壮美景致,山顶风大,冷得不行,不愿再停留。

看见平台下,山坡里的高山杜鹃,花期虽过,但晚开的还有一些挂在枝头。趁着光线正好,兴致勃勃走下去。杜鹃长在竹林丛里,林下坡陡,杜鹃树高,左右徘徊,挨近了,才发现想拍它,着实不易。

罢了,转头下山,一路慢走慢拍。其实在主峰海拔左右,除了几株梵净报春、莲叶点地梅,其他花并不多。路边看见几棵小堇菜,拍还是不拍?犹豫之际,却见旅行者对每棵堇菜都细细拍之。唉,想来闲着也是闲着,又无其他花可拍,只能跟着堕落地拍起堇菜来。

不过,在林下,发现几棵花朵比一般堇菜大的单独花朵,一片叶单独从落叶土中长出,以前从未见过,以为是啥新奇宝贝。后来在半山哨所翻看壶瓶山植物志,看见一种叫荁的堇菜与之相似,倒是解了心中疑惑。

路边,有一小片鹅掌草。早晨的阳光很暖,逆光下的紫粉渐变花朵,让我们趴在地上很久。壶瓶山顶往下,有一片荷青花的菜地,荷青花与多裂荷青花混在一起。罂粟家的都很美,不是么?百合科的大花万寿竹也长成了菜地,花瓣洁白,与其他万寿竹似有不同。抬头望崖壁,高十几米处,有一蔟紫红的小花。细看,是一丛独蒜兰,贴在悬壁上,幽然绽放。

壶瓶山主峰鸟多,果不其然。一路听见灰胸竹鸡“地主婆,地主婆”的叫声;还有各种清脆鸟鸣。林下,甚至听到了阵很像母鸡“咯咯咯”的声音,像是远远被我们的脚步惊吓,而飞快躲进林里。

再次到老雷家已是两点多了,老雷提前准备好的饭菜,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我们,很快就拿起碗狼吞虎咽。边吃边不忘问老雷:为啥一路没看见开红色花的木通呢?老雷说:有的,有的,就在菜地边上。

饭后,老雷带我们去,只见一枯树上,层层缠绕着木通的枝蔓,在树的高处,吊垂着许多红色的花朵。雌雄同株异花,上面深红大苞片为母的,下面垂着的是公的,雌上雄下,防止近亲结婚,同株授粉。哈哈,我这是刚跟教主学的,在此记录下,以免忘记。

休息片刻后,趁着下午光线正好,沿途下山,再补拍下前日雨里光线太暗,没拍好的花花。旅行者紧跟着我们走,生怕之后他眼瞎的再次找不到绿花杓兰。旺旺很得意,终于有机会证明寻花的眼力还是比某些人强的,把我们上山时找到的每一朵花,一一指着让旅行者拍。

回到起点山庄,又是下午六点左右。五一的起点住宿基本都满了。坐在大厅里等饭吃,四下热闹非常。老板和老板娘忙得脚不沾地,走路带飞地穿梭在每一桌客人前。

终是不喜太闹。才离开,就怀念起这两三天包山头一般的清静,还有独在山中守着药材的老雷,陪着找花拍花,不胜感谢。

七、剩头铁锁桥,三遇黑眉锦蛇

在壶瓶山主峰整整三天,今天终于要出山了。清晨六点,又是一个大晴天,而没了云雾的壶瓶山似少了灵气,山也就是一般的山而以。

起点山庄到坐中巴车的地方有五公里的路,好在可以伙同其他乘客,一起六人,整车加一百元,中巴车开到了起点来接我们。(这里给同学们强调一下,主峰每天只有早上六点半一班中巴车回镇子上。)

路上与司机师傅说:山上一直没看到猕猴桃的花?司机师傅回:有的,公路边就有。后来司机师傅就一路慢开,帮我找猕猴桃,但许是今年天冷,找到的都是含包待放的样子。记忆里,教主拍的革叶猕猴桃花,镶着银边的红色的小花,细细碎碎,缀满枝叶,相当好看。只得叹息,不逢时,又一遗憾。

中巴车一路走走停停,八点左右还在村路边吃个早餐。终于在九点左右,又回到壶瓶山镇上。此时的镇子,已没了初见时雨浸清晓般的清肺之感,阳光下,尘土飞扬,让人不喜,心情烦躁。

入住壶瓶山酒店后,休息午饭。11点半终于等到去剩头吊桥的中巴。剩头吊桥是旺旺一路念叨想去的,只因为她中了骗子大片的*。但我们没想到剩头除了吊桥,还有蛇,肥大的黑眉锦蛇。

去剩头吊桥的中巴师傅,在公路上让捉了一条,装网袋放在车前的坐位傍。不时扭动的身躯着实吓了旺旺一大跳,虽然她拍蛇,但车里有蛇,是意想不到的惊吓。当时我在想,如果骗子在,怕是怎么样都要忽悠司机师傅解开袋子,让她好好创作一翻,哦,是拍照一下。

后来下车后,去往剩头吊桥的小路上,看见一当地游人,手里捉着一条更为肥大的黑眉锦蛇,眉开眼笑的准备装进网袋里(我非常怀疑,当地人是来此捉它,顺便来游玩的,不然哪就随手就有网袋)。我们快步走上前,让他把蛇捉住了,给我们拍几张照片。他掂掂手中的蛇,得意地笑说:没想到今天运气这么好,这条得有个两三斤呢。

后来得知,这剩头吊桥,山高谷深,气温湿热,适合蛇的生长。这里就属黑眉锦蛇最多,当地人也叫它菜花蛇,无*,但跑得飞。原来还有很多五步蛇,但因为值钱,现在越来越少了。唉,想来蛇再多,再*,也*不过人贪婪的心。

终于到了桥头,只见一铁索吊桥架于两山绝壁密林之间,百米高峡谷之上。下面溪谷幽深,激流湍湍,看着甚是惊险。看介绍,这剩头吊桥长米,宽2米,高米,在石门县壶瓶山镇*虎港大峡谷,连剩头与耍武。

走在桥上,不少人害怕的尖叫,也不知真怕还是假怕,赖在桥中间不挪窝,让我们等待了不少时间,才拍了几张无人版。桥的那头有个传说的麻风村,但闻鸡叫,我们走了很久却不见人家。

一路除了看见蛇之外,剩头的花不算多。虽然有传说中的独花兰,但想到那些无处不在的蛇,我们愣是不敢往林子里钻,只是在小土路上走着,而看见前面裸露的树根,我们还要定睛一会,确认不是蛇,才走过去。后来,果真又在一枯叶灌木丛里,第三次看见黑眉锦蛇在游走。

剩头的海拔低不少,鄂报春已开至花残。开得最多的算是韩信草,见多了,嫌弃它到处都是,我基本没有快下快门。又看到了一种万寿竹:长蕊万寿竹。细小的花朵,在风中不停摇摆,想拍好也是不易。

六点,没有公交车回镇子上了,好在入住酒店时问了一租车师傅的电话。打电话让其来接,报价先是,后讲至。心里却是不痛快,觉得其乱报价,毕竟剩头离镇子不远,只有十来公里。

回镇路上,与租车师傅聊天。因明天还有一个白天,想着去哪里合适。旺旺想去后河自然保护区。虽然后河距壶瓶山镇不远,只有五六十公里,但都是山路,车开不快,去掉车去车回的时间,最多也只有小半天时间刷山。但租车师傅说去后河包一天车费用,倒让我们心动不已。

正犹豫是否去后河之际,舒老师发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