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元贞,一个从生活中关心您身体健康的营养师,我做每日课堂内容的宗旨是:好听!好记!好方法!帮不到您我不讲!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入手,让您对健康生活有所了解!
仁脉健康管理《科普公开课》
老年人贫血如何预防
仁脉健康
-6-3
在很多长辈的朋友圈里,“不吃肉只吃素”到“千金难买老来瘦”,已被推崇为“老年人的养生秘诀和健康状态”,但长辈们“不吃肉只吃素”,真的对身体好吗?
老年人贫血不得不防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体内养分的流失,很容易导致贫血的发生,有些人因为有心脑血管疾病,往往忽略贫血也会有上述症状,或者即使知道了有贫血也不在乎。其实,贫血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
相比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老年人常患有多种疾病,如心血管系统疾病常有心慌、气短;消化系统疾病的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等。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老年人都应该重视,考虑是否有贫血,贫血最常见的症状是乏力、头晕,皮肤粘膜苍白,但初期的轻微贫血极容易被忽视。
贫血严重时可造成饮食不振、恶心、腹胀、*疸、感觉障碍、神志改变,同时可有心悸、短气、胸闷、心率加快等症状。尤其是老年人,本身心肺功能偏差,贫血发生后加重心功能负担,造成贫血性心衰,危及生命。
老年人贫血与一般人群相比具有一定特殊性。贫血起病缓慢,症状隐匿或不典型,或被其他疾病所掩盖,加之反应性较差或有一定耐受性,常易误诊,甚至长期贫血未能及时纠正,不但贻误病情、错过治疗时机,还会促进衰老进程,加速器官功能的衰退。故了解老年人贫血是非常重要的。
仁脉健康
老年人贫血
老年人患贫血的原因
营养不良
老年人牙齿不好,咀嚼能力不好,加上消化吸收能力差,尤其是合并有消化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很容易出现食欲减退,吃的少。
不少老年人不愿意运动,动的越少就越没胃口吃东西,再加上对很多食物尤其是肉类的限制,很容易导致铁、维生素B12等摄入不足,引起贫血。
多种慢性疾病
老年人常患有各种慢性疾病,会影响造血功能。
有部分老年人的贫血是由疾病造成的,例如存在消化道隐性出血,甚至是癌症等严重的疾病。不少老人,最开始是因为贫血而到血液科求诊,但最后经过检查,发现原来是胃癌或大肠癌。此外,肾病和一些严重的血液病也会有贫血的表现。
另一方面,贫血还会反过来影响和加重老年人本来就存在的慢性病。这是因为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组织和细胞所需的氧气,带走所产生的部分二氧化碳。因此红细胞的数量减少,可直接造成人体脏器功能减退,导致病变。
如慢性肾脏疾病会使红细胞生成不足,自身免疫疾病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各种慢性感染会造成铁代谢紊乱,引起贫血,恶性肿瘤中晚期几乎全部合并有贫血。
老年人尤其是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本身就存在缺氧状态,如果再发生贫血,其原有的慢性病会加重。专家说,例如患有冠心病的人,本身就存在心脏缺血、缺氧,而贫血会加重此类问题,导致心绞痛甚至猝死的发生几率上升。
身体机能衰退
人的血液成分是在不断更新的,红细胞大约能活多天,白细胞只能活几天、十几天。人的造血功能也随着人的老化在衰退,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增长,造血组织逐渐减少,被脂肪和结缔组织所替代,老年人的造血功能随之衰退,骨髓中能造血的红骨髓逐渐退化为不能造血的*骨髓,到80岁时仅为壮年期的30%。再加上酶活性和激素水平出现异常,刺激造血的功能减弱。
仁脉健康
如何预防老年人贫血
老年人贫血最常见的是营养性贫血,可以通过合理膳食而得到预防。
适量增加造血原料来源
很大一部分老年人都是缺铁性贫血,这可能与不吃肉这个“养生秘诀”相关,平日要多进食含铁的食物,红肉(瘦)、动物血,豆类等;动物肝脏如猪肝、鸡鸭肝的胆固醇含量高,但患有冠心病、胆囊疾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老人,要限制食用。
与造血相关的还有叶酸、维生素B12等。叶酸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动物肝脏中,如西兰花、菠菜、芦笋、猪肝等。维生素B12则要从动物性食物中摄取,所以老年人一定要吃肉。
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建议老人朋友生活中还要注意适当的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C和贫血有什么关系呢?
当我们体内维生素C不足的时候,往往就会导致我们身体不能及时的吸收铁元素,而缺少铁元素也会引起贫血情况,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补充铁的时候也要适当的补充维生素C,生活中含有维生素C较多的食物有猕猴桃、西红柿等,平时老人应该适当的多吃些。
如果老年人牙齿脱落,咀嚼能力差,选择一些比较软烂的蔬菜水果品种,或者做成果蔬汁,更有利于老年人消化吸收。
限制含鞣酸高的食物
含鞣酸高的食物,如:浓茶、柿子、山楂等,会减少食物中铁的吸收,所以在吃饭或是使用补铁剂的时候,应尽可能的避免。
老人贫血,不仅要注意饮食,平时也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