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所名校在通州办了校区在学生们眼中,城 [复制链接]

1#
行*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4545.html
北京市通州区教委

WX:tongzhoujiaowei

近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发生了一件喜事,多位同学兴高采烈地拿着烫银的小记者证,眼中充满兴奋和自豪,灿烂的笑容洋溢在脸上。

11月23日,现代教育报的编辑记者走进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带来一场主题为“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小记者”的培训讲座。

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成立于年9月,是由首师大附中承办的一所“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现代化中学,在办学理念、规章制度、管理模式、师资标准等方面均与附中本部一致,两校区实行“同一法人、一校两址、一体化管理”,通州校区高中部属示范性高中校,面向全市招生。

“成德达才”是首师大附中一直传承的办学理念。通州校区自成立起,充分注重从百年附中处汲取教育养分,结合附中百年办学经验和通州区的学情现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学校现状的发展道路。

此次培训中,现代教育报社总编辑助理鲍丹禾博士为大家讲述了专业的新闻知识和写作技巧。他告诉学生们,记者这份职业看起来表面风光无限,其实背后辛酸无人知。一名合格的记者不仅要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还要具有新闻敏感性,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各种新闻线索的价值。

同时,鲍博士通过具体案例告诉学生如何进行采访、问问题,采访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小记者们都认真地记录下来。由于同学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鲍博士还简单介绍了消息的基本写法,并现场分析一篇新闻的结构,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受益匪浅。

培训的最后环节,鲍博士给学生们布置了以“这些年,城市副中心悄悄变化”为主题的作业。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的同学们早已养成了勤学勤思的好习惯,他们以特有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记录近年来城市副中心通州区点点滴滴的变化。文章中体现了附中学子不仅腹有诗书,更心系天下,能够敏锐地注意到隐藏在身边的社会问题。下面,请随小编一起倾听这些现教小记者的心声吧!

(向上滑动即可阅读)

这几年,城市副中心悄悄变化

高一(1)班杨念鑫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蓦然回首,如今昔日下的银地大厦、华联商厦、通州百货商城却已成为京杭广场以及贡院小学。我经历了光阴的磨砺,经历了十年间沧海桑田的变化。

“你以为北京熙熙攘攘,你可知道,多少年前,它叫北平,坐拥万千繁华。”是的,被誉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也同样变得愈加繁华。

运河中央商务区(CBD)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内核,在城镇化和新城建设中,中央商务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无疑有着定位城市意象、展示城市风貌的重要作用。

如今的通州城变得美了。漫步街头,走一走,看一看,油然而然地发出感叹,是啊,路更宽了,草更绿了,楼更高了,水更清了,夜更亮了,夜生活丰富多彩,脸上的笑容愈来愈灿烂了。这一切,都在描述着城市的变迁。

路,不仅是在延伸,还发生着巨大地变迁,由最初的“二纵一横”到现在的“六纵六横”,由原来的20米双行道到现在的40米多行道,由原来的石子沥青路到现在的水泥、柏油路,车多了,路宽了,行动便捷顺畅了;楼群就像钢琴家弹奏出的曲谱在浪漫中跳跃、发展;绿,已变成城市的色调,大片大片的广场、公园,充盈着绿,房前屋后,透露着绿,绿色装扮着人们的生活,提升着生活的基调,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醉人局面;灯,不只是在发光照明,更重要的是在变幻着色彩,为人类梦幻出斑澜的迷人世界,当夜幕降临,走在县城的大街小巷,简直是进入了一个不夜城,各式各样的轮廓灯、霓红灯美仑美焕,竞相闪射出耀眼的光芒,灯下,是散步的人群,是情深意浓的伴侣……变了,一切都变了。

城市变迁,反映的是时代的变化,折射的是人们的思想理念的进步。随着城市居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在追求美,追求美好生活,在这种信念和理想的促使之下,就是人们的奋力拼搏和开拓进取,就是*的执*理念在人们的灵*深处的生根发芽。人们的思想在变,变的越来越敏锐,越来越超前,越来越符合实际。

同样城市变迁的背后,少不了广大的城市建设工作者们付出的智慧和辛劳。规划设计师,手拿标杆和探测仪,攀崖登高,目测蓝天,丈量大地,把美好的蓝图绘就;建设工作者,不怕严寒酷署,头顶蓝天,脚踏大地高楼大厦砌进了他们的辛劳,沙灰泥桨和进了他们的汗水,漫长的道路在他们脚下延伸,高高的大楼在他们的手中拔地而起;园林工程师,精心呵护着每一片绿叶,每一个花朵,绿色,在他们的舞动中荡漾,城市成了绿色的海洋,置身于这片绿海之中,顿感神清气爽,斗志昂扬;街道保洁工,是城市灵*的美容师,天不亮,城市的角角落落就跳动着她们的身影在“唰唰、唰唰”地清扫声后,带来的城市清洁亮丽,一片光明。

铭记那些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因为他们是最值得我们所纪念和敬佩的人!

时光带走了曾经的人们,带走了童年的自己,但却留下了这通州独存的美!

(向上滑动即可阅读)

城市副中心飞速变化,普通市民有何看法?

高一(1)班蔡雨燕

距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已过去几年,通州城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我们所能看到的就有不少,而通州市民们有何看法呢?

一位普通市民说:“如今通州住着越来越舒坦了地面更干净整洁,高楼大厦林立,地铁公交四通八达的,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生活越来越方便了。”的确,随着城市副中心的逐步建设,市容市貌渐渐有了许多改善,长安街延长线上的一路小商户全部翻新,看上去精神得很。

另一位市民说:“现在市里有好多名校纷纷来这里建新校区,我们家孩子未来受到的教育更好了,而且也医院搬来这儿,不必一生病就往市里跑了。”教育与医疗的提高更是给人们的未来生活加了一层保障,提供了便利。

随着副中心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将继续不懈努力,早日建成美好家园。

(向上滑动即可阅读)

日新月异的通州让我骄傲

初二(3)班赵麟涵

城市副中心这个响亮的名字,相信大家都已经不陌生了吧,她就是我美丽的家园——通州。

这几年来,我生活的地方每天都在悄然变化,感受最深的就是我每天上学走的道路已经比原来扩宽了好多倍。为了保持路面清洁,随处可见各种功能的环卫车辆在忙碌着,它们有的负责清扫、有的负责洒水、还有之前都不曾见过的喷雾式洒水车,它高高地喷洒出来的水务慢慢地洒落在地面上像春雨般温柔,如果赶巧刚好行驶在它的后方透过阳光可以从水水雾中看到绚丽的彩虹,特别漂亮!

我喜欢观察。放学的路上我发现临街的商铺都已经统一整改,变得十分整洁规范,市容市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变,大大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说到生活环境,不得不提的一件事就是,城市副中心以生态办法治理水系,恢复湿地,未来要建成水城共融的亲水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我想到那时一定会有更多种类的小鸟选择在这里安家,这样的画面真是好美呀!

很久以前,记得有一次妈妈告诉我,不久的将来会有一座超大型的环球影城落户在城市副中心。听完这个消息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期待,期盼早日可以去那里畅快体验,快乐游玩。

为了提升整体教育水平,城市副中心还引进了数家名校,我所在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就是其中之一。我们新校区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不日她将成为北京市最先进、最漂亮的科技校园之一,作为一名附中人我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同时期先后引进的还有人大附中、北理工附中、北京五中等等,有了这些名校的助力,城市副中心的未来会变得更加强大。

日新月异的变化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更改变着我们的视野。我一定会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好好读书,将来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向上滑动即可阅读)

通州——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

初一(2)班王佳祎

几年前通州区还是一个小区,车少人少,因此市民对等红灯以及车主需礼让斑马线的规矩还不是特别重视,造成了时常发生堵车、交通事故不断的现象。而近年来通州区成为城市副中心,更加注重交通安全以及市民的文明言行,因此在各马路的道口都设置了红外线自动语言提示装置、影像装置和志愿者。

志愿者可谓是通州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他们中最小的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年龄最大的是一些五六十岁的退休人员,其中的一位老年志愿者曾说过,“我们与通州区是互相影响,通州给予我们这么好的生活,我们要用尽全力守护它,让它变得更好”,志愿者不限年龄,不限职业,可以说是全员参与,共创未来。

志愿者中的小学生大多是自愿报名,当然如果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志愿者,也并不容易。他们,需要经过针对性的培训学习“等灯,等灯”操,然后才能在街上进行指挥和提醒。市民在等灯时可以欣赏到小学生们生动有趣的“等灯操”表演,减少了心里的烦躁程度。

少数道路上的红外线自动语言提示装置以及影像装置,虽然使用方法不同,但还是大同小异,红外线自动语言提示装置是通过红外线感知行人是否闯红灯,如果有人迈出去半步,这套系统便会从四面八方传来“现在是红灯,请您耐心等待”的声音,让那些想闯红灯的人惭愧不已,并退回到等待区。

而影像装置则会直接把闯红灯者放大到大屏幕上,让其羞愧不已,并乖乖地回到线后等待。经过这些科技设备的帮助,通州现在的交通状况已经大有改观。身为通州的新主人,我们更应从自身做起,共同绘出一份美丽的通州蓝图。

如果说中国是一只崛起的雄狮,那么通州就是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

(向上滑动即可阅读)

这些年,通州在悄悄变化

初二(1)班杨佳奇

近几年来,首都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变化巨大,民众素质普遍提升。自从通州被选为城市副中心后,变化日新月异,民众的法治、道德、素养普遍提升。区内进行的大量民生工程为其直接原因。

首先是公用设施、场所与民用建筑的管理。其中大量基础设施进行了升级与翻新,主要为公园、水电线路与老化建筑等,大大提升了美观性、实用性与安全性。

同时许多违法改造的建筑被审查,封停,私自对居民楼进行改造,用于商业活动的现象尤其首当其冲。这使得个体经营的商业及其他活动更为正规、安全,保障了人们的各项权益。生活环境的优化,提升了全体公民的法治意识与个人素质。

在道德素养方面,通州的变化也尤为显著。首先,学校起了重大作用。近年来,北京市大量优质教育资源进入通州,各个知名高校分校纷纷在通州建立,如首都师大附中(通州校区)等。这对于促进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提升学生整体学业水平与道德素养有重大、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宣传这一手段也逐渐普及。在居民区内,常设立有诸多宣传栏,内容经常进行更新,以科学养生、自救自护知识、科普辟谣为主要内容。宣传拓宽了公民的知识面,特别是在老年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城市发展与建设中,民众素质的提升是一大重点,也是一大难题。如今的规划面对这个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体现了通州区的无限潜力与发展战略的先进性。

(向上滑动即可阅读)

通州的美好变化,让生活更加精彩

初二(2)班孙嘉妮

这几年,城市副中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周围的公园、商场、学校等都有了极大改善。

从前,通州区的车道极窄,一般只有两条,一去一回。由于车道过窄,经常导致交通堵塞,甚至会发生事故。许多居民反映过此问题,而经过极短的时间,车道都拓宽了,交通堵塞也很少发生。

多年前,通州区的教育是居民普遍的犯愁点。通州区的小学、中学教育水平远不如城里。如今,为了通州区教育的发展,多所名校进入通州,成为重点中学,如人通分,首师大附中(通州校区)等。通州教育的发展逐渐获得了居民们的认可。

曾经的通州,游乐设施寥寥无几。但为了使居民们生活具有多样性,通州迅速建起万达、罗斯福等集商业、娱乐为一体的商场,也有了清静的咖啡厅。通州区娱乐场所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居民喜欢上了她。

而一向为人们所重视的空气也有了极大好转。前几年,雾霾是一大令人头疼的问题,但如今,雾霾逐渐离我们远去,即便是无风的天气也很难再有雾霾缠绕,人们的户外活动也很少再受到它的拘束。

近几年,城市副中心的变化很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此居住,她的变化使居民生活更加方便了。通州,这个城市副中心,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变化!

文章来源自“现代教育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