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缺铁性贫血补充铁剂注意事项 [复制链接]

1#

缺铁性贫血是贫血中最常见一种类型,是由于铁缺乏造成体内贮存铁耗竭,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影响红细胞生成所引起的贫血。婴幼儿、青少年、妊娠期妇女、老年人等各类人群均会因摄入不足、吸收障碍、丢失过多造成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确定为缺铁性贫血,需要进行补铁治疗,一般首选口服铁剂治疗。常用的口服铁剂主要包括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山梨醇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和多糖铁复合物等。服用此类药物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以下5个问题为大家做详细介绍:

口服铁剂何时服用最合适?

铁剂在饭后半小时服用最合适,因为铁的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食物能减慢胃肠蠕动,延长铁剂在十二指肠段的停留时间,而且此时胃酸分泌旺盛也有利于铁的吸收。同时饭后服用可以大大降低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

为什么推荐口服铁剂加服维生素C?

因为食物、药物中的铁以Fe2+形式被吸收,Fe3+很难被吸收。维生素C是一种还原剂,能将难吸收的Fe3+还原为容易吸收的Fe2+,而且能够防止Fe2+氧化成Fe3+,所以加服维生素C能有效促进铁的吸收,提高治疗效果。也可以在服用铁剂期间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如橘子、猕猴桃、西红柿等),促进铁的吸收。

口服铁剂时为什么要忌喝浓茶?

同样与铁剂中铁的存在形式有关,茶叶中含有大量鞣酸,容易与二价铁结合,形成不溶性鞣酸铁,阻碍了铁的吸收。同时服用牛奶也会影响铁的吸收,牛奶富含钙、磷,能与铁剂中的铁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含铁化合物。总之,含高磷、高钙、鞣酸、四环素、抗酸药、H2受体阻断药、质子泵抑制剂等,可使铁沉淀或抑制Fe2+的形成的食物或药物都会阻碍铁的吸收,不宜同服。

口服铁剂有哪些常见不良反应?

口服铁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铁制剂刺激胃肠道,会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等。此外铁剂可减少肠蠕动,引起便秘、并排出黑便。服用液体铁剂的患者口腔中会有严重的重金属味,牙齿染色,对牙釉质有损害,宜用吸管服用。

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可否立即停药?

对慢性失血(如月经过多、痔疮出血和子宫肌瘤等)、营养不良、妊娠、儿童生长发育所引起的贫血,服用铁剂后一般症状及食欲迅速改善,网织红细胞数于治疗后10-14天达高峰,血红蛋白每日可增加0.1%-0.3%,4-8周接近正常。但此时不应立即停药,因为体内铁贮存仍缺乏,应待血红蛋白正常后尚需减半量继续服药2-3个月。否则,贫血现象便会卷土重来,治疗又得从头开始。

图、文/药剂科杨佩艳

编辑/胡海燕

审核/张伟艳

医院医共体宣传中心

投稿邮箱:yywlb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