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涛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3800805210461453&wfr=spider&for=pc要实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离不开各相关高校的科研优势,和专家力量的大力支持!
今天(10月14日),通州小布(北京通州发布:bjtzfb)了解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
三所高校的“高精尖创新中心”,分别与通州区签订了合作协议,将深入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
这三个“高精尖创新中心”鼎鼎有名,分别是:
1、北京建筑大学的“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2、中央美术学院的“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3、北京林业大学的“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
通州小布了解到:“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北京市在高校中布局建设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
为落实好中央要求,以最先进的理念、最高标准和最好的质量,规划设计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市委市*府决定:
充分利用北京地区的高校和“高精尖”创新中心,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聚集等方面的优势资源,支持副中心建设。
仪式上,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张力兵和三所高校的校长,分别代表通州区*府和三家高精尖创新中心,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
本次全面合作协议的签订,主要目的是:搭建通州区与高精尖中心全面合作的平台,建立长效机制。
下一步:这三个在艺术设计、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园林绿化等方面,具备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的高精尖创新中心,将为副中心建设提供高水平的支撑!
更为给力的是:
以此次签约为契机,今后,还将进一步发掘和整合北京地区高校,特别是北京高校高精尖创新中心的科研力量,加入到副中心建设中。
并将聚合市*府相关部门、高校、通州区等多方面的资源,成立“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高精尖设计联盟”,共同推进城市副中心建设。
通州小布了解到:今天签约的三个高精尖中心,此前已经参与了部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北京建筑大学“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
组织召开副中心综合交通国际咨询研讨会,开展了通州旧城区更新设计研究、通州区燃灯塔等古建筑的数据采集及《北京城市副中心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等工作。
★中央美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针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建筑艺术研究》专题进行任务分解,开展了《副中心建设规划的定位概念与原则》、《都市型态与建筑界面》、《广义色彩与城市风貌》等12个子专题研究。★北京林业大学“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针对副中心建设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的需求,开展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乡土植物现状及树种规划”、“千年绿城实现策略研究”等4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区委书记杨斌在签约仪式上表示:
此次全面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通州与各高校的合作,进入了新阶段。
希望三所高校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充分领会中央和市委市*府对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的指示要求,充分发挥人才智力和科研技术优势,充分把握好通州区情实际,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一切先进的规划建设经验,为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提供一流的智力、理念、技术支撑。
通州区将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地为三所高校及高精尖创新中心的工作开展搭建舞台、提供保障、营造环境,确保合作深入推进、早见成效。
市委副书记、教育工委书记苟仲文强调:
中央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高度重视,要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进行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规划设计建设。
要充分重视顶层建设,在城市副中心建设中体现中华元素、文化基因,也要借鉴其他文化特色。
要充分认识通州区与高校高精尖中心合作的重要意义,校地双方要密切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和高精尖创新中心的科研优势和专家力量,为副中心建设提供高水平的智力支撑。
副区长刘贵明、雷晓宁参加签约仪式。
(通州时讯实习记者马维通讯员王娟摄影常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