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转载自e肾相守团队
年11月26日,由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编制的《中国肾性贫血诊疗的临床实践指南》在杭州国际会议中心正式发布,这是首部中国发布的《中国肾性贫血诊疗的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基于近年来的循证医学证据,纳入最新治疗方案,全面系统的规范了肾性贫血治疗的总体原则,监测指标、治疗目标及治疗方案,并为国内开展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指导意见。
本次发布会由指南编撰专家组成员陈香美院士致辞开场,并详细介绍了中国肾性贫血诊疗的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要点。
医院孙雪峰教授对本次《指南》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解读,包括8个部分:
1背景与概述
明确肾性贫血的定义。总结展现中国学者关于CKD患者的贫血的发病率调查结果,提出中国肾性贫血存在的问题。
2肾性贫血的机制
主要包括红细胞生理代谢、促红素及其对红细胞的调节作用,以及导致肾性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肾性贫血诊断与监测
新增了系统性肾性贫血诊断流程及检查项目表。明确了肾性贫血监测过程中,相应检测项目的诊断价值、检验时机与频率,指导临床实践。
4肾性贫血总体治疗原则与治疗靶目标
主要包括血红蛋白的靶目标和铁代谢靶目标,Hb靶目标为:Hb≥g/L,但不超过g/L。重点强调治疗前的评估、确定合适的靶目标、治疗前权衡获益与风险。
5肾性贫血的治疗
分别论述了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s)、铁剂、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三种药物的种类、药物特点与选择,适应证与治疗时机,治疗方案、不良反应与处理及注意事项。
6肾性贫血治疗低反应原因及对策
在论述肾性贫血治疗低反应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纠正铁缺乏,改善ESAs低反应性等问题的治疗对策。
7特殊人群肾性贫血的治疗
包括肾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儿童、老年人、糖尿病肾性贫血的治疗,重点论述了儿童肾性贫血的治疗。
8肾性贫血治疗展望
肾性贫血治疗的发展方向是研发长效ESAs和持续性、高选择性EPO受体激动剂以及内源性EPO诱导剂。
上海交通大医院倪兆慧教授对肾性贫血的药物治疗方案、时机等做了详细介绍。
ESAs治疗
ESAs治疗前应尽可能纠正铁缺乏或炎症状态等增加肾性贫血的危险因素(1D)。
纠正绝对铁缺乏后Hb<g/L的患者给予ESAs治疗(1C);
不建议Hb≥g/L的非透析CKD患者开始ESAs治疗(2B);
尽量避免血液透析患者Hb<90g/L时才开始使用ESA治疗,为提高部分血红蛋白>g/L患者的生活质量,可给予个体化ESAs治疗(2,未分级)。
铁剂治疗
《指南》从绝对性铁缺乏与功能性铁缺乏方面进行了区别推荐,存在绝对铁缺乏患者,无论是否接受ESAs治疗,应给予铁剂治疗(1B)。
存在功能性铁缺乏患者,应权衡治疗获益与风险后决定是否给予铁剂治疗(2D)。
根据循证医学证据,静脉补铁是最佳的补铁途径。蔗糖铁(ferricsaccharate)是最安全的静脉补铁制剂,其次是葡萄糖醛酸铁(ferricgluconate)、右旋糖酐铁(ferricdextran)。
HIF-PHI治疗
HIF-PHI有效治疗肾性贫血,包括非透析与透析CKD患者(1A);
目前没有针对HIF-PHI起始治疗时机的研究,但参考罗沙司他临床试验及结合ESAs治疗时机,建议当患者血红蛋白<g/L,即可考虑给予HIF-PHI治疗(2,未分级)。
HIF-PHI治疗肾性贫血应监测铁代谢状态,需要时联合铁剂治疗。
相信随着指南的公布和推广,能进一步规范肾性贫血诊断、药物的合理应用及患者管理,提高中国肾性贫血诊疗水平,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家庭与社会医疗负担。
更多推荐静脉铁剂究竟会不会增加氧化应激和心血管风险丨ERA-EDTA内容精选系列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