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科普篇一文教你读懂血常规化验单 [复制链接]

1#

一、简单分析化验的意义:

1.现代医学医疗诊断基于病史,临床表现,化验和影像检查,病理结果,治疗反应;

2.每个化验经检查都有正常参考值;

3.异常值在临床上意义;

4.正常值的剂量单位;

简介的目的:让深奥的医学变得通俗易懂,对自己的身体状态达到理性而又科学的认知。

血常规的采集:

静脉血:准确率相对高,血样保存时间久并方便保存,便于复检。

指尖血:方便采集,减少采血量,但易受采集技术影响,样本不易保存。

二、血常规里主要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三大类细胞,同时有白细胞分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包括百分比及绝对值。

(一)白细胞:

1.白细胞计数:

成人4.0~10.0)×/L

儿童5.0~12.0)×/L

婴儿10~22.0)×/L

(1)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尿*症、严重烧伤、急性出血、组织损伤、大手术后、白血病等。当白细胞明显增多且持续进行性增多,一定到血液科就诊!!!

(2)降低:见于伤寒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使用某些抗癌药物、肿瘤化疗后,尤其是白细胞低于2.0×/L时,请到血液科就诊!!!

2.白细胞分类: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N):1~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N):50~70%嗜酸性粒细胞(E):0.5~5%嗜碱性粒细胞(B):0~1%淋巴细胞(L):20~40%单核细胞(M):3~8%

正常血液中含有粒性、单核性和淋巴性三类白细胞。粒细胞又根据胞浆中含有的颗粒性质不同,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及中性粒细胞三种。

常见中性粒细胞增多往往提示细菌性感染,中性粒细胞减少更容易并发感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