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就要回上海,结束本次崇明之行,内心是有些失落的,大河没有想像中的好钓,连一尾鲫鱼都没见到,小河里极其难得碰上大鲤鱼还跑了,台钓连小杂鱼都少,唯有用传统钓才钓了些鲫鱼,那么剩下今天上午半天可钓,就用传统钓在村子里的小河玩玩算了。
早上被窗外的亮光照醒已接近5点,早一点出发就能多钓些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在钓鱼人心中是永远牢记的。洗漱后先去打窝,用麝香底窝在桥东做下一窝,桥西人家新筑的水泥地,居高临下打下第二窝,水泥地干净,有了栏杆的阻挡,台钓不行,传统钓方便了,打完窝后再回来吃早饭,在岳父母的村子里就这优点——方便。
早饭风卷残云后冲向小桥,用钓鱼王的麝香底窝饵加江湖疯爆鲫开了一团饵,腥香味中带着浓郁的麝香味,绝对是鲫鱼的最爱。
六点十几分下竿,六点三十分就上了第一尾鲫鱼,约莫有两把重,
然而并没有预料中的连竿上鱼,第二尾隔了二十分钟才上来,还是白条,
之后每隔几分钟就上一尾鱼,不是鲫鱼,是翘嘴、白条和小鳊苗,用村子里吃不到鱼的老人话讲,“这鱼小归小,鲜得鲜得来”,反正是玩,专心致志地玩一把,这个位置一个小时钓了8尾鱼,换到第二窝点去。
下竿等了几分钟,挂商品饵下竿就不能动,一动饵就没,虽然不上鱼,也为诱鱼打下了基础,窝里既有固体的麝香米和颗粒的重窝,又有雾化的商品饵,馋嘴的小鱼能不趋之若鹜吗?
事实正如预判的那样上演,从第一尾鲫鱼开始,这个窝点连竿上鱼,甚至竿竿不空,连竿上鱼的盛况许多年未见了,连台钓也难得碰到,十几尾鲫鱼中偶尔夹着一尾小鳊来抢食,不到一个小时,小桶里有二十多尾鱼,把它们先放到简易鱼护里在小河里养着。
不仅自己钓得爽,旁边观看的也津津有味,这鱼钓得爽,也该补点窝料了,撒下几粒麝香底窝饵续窝,换到桥上。长时间站着吃不消,把电动车挪到桥旁,坐在车上省力多了。搓了几竿饵后鱼来了,先是白条,后是鲫鱼。
再后的杂鱼就懒得拍照,再次将桶里的鱼放到鱼护里,约有四十尾左右。
搓上几粒大饵续窝,到第二窝去。这窝可能刚才钓得猛了点,上鱼没之前那么快,也能五六分钟上一尾鲫鱼,没想到这个位置比老位置的鱼还多,后期就是杂鱼唱主角了。
换到电动车上坐着已是10点多,应该过了最容易开口的阶段,鲫鱼上得不多,空竿开始增多,并且急促的上浮就是白条,有时候钩子刚入水就被叼走,往往这样是钓不到的,可见麝香底窝的厉害之处。
雨下雨歇的上午,人觉着舒服,鱼也好钓,等雨势大了后明显感到杂鱼的抢食比早晨多得多,自然鲫鱼也上得少,两窝轮钓偶尔还是能钓上个把尾的小鲫。
雨越来越大,天气预报中的中雨终于降临,冒雨坚持了半个多小时,两窝各上了几鲫和白条、小鳊,实在挡不住雨势,收拾好回家。
下午四五点钟的车,午饭后还能小钓一会儿,可连钓了4个全天,2个半天,实在撑不住,睡个午觉恢复一下。
鱼获:鲫鱼43尾,白条、翘嘴和小鳊25尾,还有一只小蟹,对于钓鱼人来说都是放生的,但对于平常舍不得花钱买鱼的老人来说,是最好的人情。
试用感受:麝香底窝对于野河里的鱼来说有着无可抵挡的诱惑力,自古以来麝香就是诱鱼的奇药,钓鱼王公司将古典的配方和现代的工艺合二为一,研制出了诱鱼的经典窝料,就窝料来说,麝香底窝是野河里首屈一指的。今日半日爽,可说是解了此次崇明之行的遗憾,没有大鱼,钓超多的小鱼也是很爽的,若不是因为降雨,并且今日进入了梅雨期,从明天开始连续多日降雨,岛内河道会水位上升,为了防汛的需要,趁长江退潮时排水,从开钓后水位一直在降低,大家知道,“水退一尺,鱼退一丈”,退水期间还有如此鱼获,可见麝香底窝卓越的诱钓能力,用它做窝是您丰收的保证。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