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北京市属行*事业单位就将整体或部分迁入通州了。通州这个京东卫星城一下子升级成了北京的行*副中心。不少土生土长的通州市民乐开了花。其实,早在明清时期,通州就是京都东大门,拱卫京畿,兴盛一时。
通州燃灯佛舍利塔。
今天通州大成街文庙棂星门前
上世纪20年代,通州小红牌楼
民国时期的通州鼓楼
通州这个名字,取自“漕运通济”之意。在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上,通州因其地理位置独特,自明清以降,一直担任着“皇家码头”的角色。
通州漕运东仓遗址。
清末苦力卸粮
漕粮摆满码头
在大运河边靠岸的船只
部分大运河水位严重下降。
通州运河盛景。
通州八里桥
19世纪末的北京通州永通桥
民国时期,通州农村的市集。
如今,大运河早已没有了漕运的功能,而通州则将承担起行*副中心的使命。相信这座过去的“京东粮仓”、北京的东大门,将会再造辉煌。
信息来源:通州区图书馆旧京图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