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暴风眼已经形成,一场汹涌澎湃的通胀就要袭 [复制链接]

1#

来源/制造界(ID:baixiu01)

作者/蓝讯

一夜之间,全都涨价了

家电类:小米电视3s48英寸和55英寸版分别上调至元和元,均比1月的价格贵了元;小米手机,红米4/4A手机的售价上调元;魅族手机,魅蓝Not5上涨元;乐视电视将对40英寸、43英寸、50英寸、55英寸部分机型每台价格再度上调元;美的空调每台价格将上涨50至00元不等;格力空调每台上涨50至元不等。

白酒类:茅台零售价涨了约元。五粮液三个月内也涨价00多元。泸州老窖、青青稞酒、金沙酒业等国内部分酒企都相继宣布了涨价。

农产品类:昨日,中国证券报报道,上周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农产品指数成分品种大多上涨。其中,大豆微涨0.6%;棕榈油上涨1.97%,豆油上涨1.43%,菜油上涨.5%;玉米上涨.6%,强麦微涨0.15%;淀粉上涨1.41%,鲜鸡蛋微涨0.53%;豆粕大涨3.78%,菜粕大涨4.93%。(豆粕和菜粕为饲料的主要原料。)

大宗商品:铜,在过去的一年,从30元左右,暴涨到元,涨幅超过50%;铁矿石,从年底的80元/吨,上涨到元/吨;化工能源相关产品,在年1月的涨幅就超过30%;尿素(化肥的主要成分之一,)同比涨幅为4.83%;螺纹钢和锌锭涨幅分别为73.%、77.66%。

出行类:上海铁路局人士表示,东南沿海高铁时速00-50公里动车组列车票价年4月1日起将上调。二等座涨幅在5%-30%区间;一等座涨幅在65%-70%区间。当前公布票价为上限票价,以上限票价计算。

为什么都在涨价?

正是原材料的大幅上涨,逼迫消费品不断提价。

首先是大量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线,在国内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情况下,被大量关停。例如:生产安全问题多多,污染严重的小煤矿,在过去一年里被大量关闭,黑煤被严打整治,煤炭产能被大幅压缩,市场观察人士估计,实际产能减少可能超过36%。能源产能被压缩,导致能源价格不断上涨,生产商迫于成本上涨压力,只能提高产品价格。

其次,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大力整治超载、超限的货车,交通运输成本明显上升。有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来,运输单价上涨幅度超过三分之一。

第三,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劳动人口数量不断下降,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用工更加规范化,都一再推高人工成本。

经济真的复苏了?

全世界都在通胀,确实给经济增加了活力,CPI的数据也很漂亮,看起来好像经济真的复苏了。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好像还不能下这个结论。为什么?因为全世界的央行不断地放水,市上场上的钱多了,商品的价格自然会涨起来,原来块的东西,现在卖10了。如果是价格涨上去了,但销量没增加,这肯定是出问题了。肯定不是经济复苏。

不是经济复苏是什么呢?不好说。通胀?滞胀?

部分资料来自牛弹琴(ID:bullpiano),包装地带(ID:s8p-cn)等,特此鸣谢。

相关阅读

榨菜和电视一起涨价,通货膨胀凶猛来袭

来源/面包财经(mbcaijing)

作者/面包财经

当经济学家们还在讨论PPI为何没有快速向CPI传递时,一大波上市公司已经摩拳擦掌开始给产品涨价了,通货膨胀的马蹄声已经清晰可闻。

比如涪陵榨菜,月15日宣布:公司上调了80g和88g榨菜主力9个单品的产品到岸价格,提价幅度为15-17%不等,价格执行已于年月9日下午4:30开始实施。

比如马应龙,月9日宣布:公司决定自公告之日起上调公司主导产品马应龙麝香痔疮膏(10克装)供货价格,上调幅度为18%。

近期宣布产品涨价的上市公司包括:齐峰新材、安纳达、佰利联、东方锆业、长青股份……。覆盖了从纸张到化工的多个产品种类。

其实,更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