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经济学家们还在讨论PPI为何没有快速向CPI传递时,一大波上市公司已经摩拳擦掌开始给产品涨价了,通货膨胀的马蹄声已经清晰可闻。
比如涪陵榨菜,2月15日宣布:公司上调了80g和88g榨菜主力9个单品的产品到岸价格,提价幅度为15-17%不等,价格执行已于年2月9日下午4:30开始实施。
比如马应龙,2月9日宣布:公司决定自公告之日起上调公司主导产品马应龙麝香痔疮膏(10克装)供货价格,上调幅度为18%。
近期宣布产品涨价的上市公司包括:齐峰新材、安纳达、佰利联、东方锆业、长青股份……。覆盖了从纸张到化工的多个产品种类。
其实,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