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科学家提出仿生递送新策略,有望高 [复制链接]

1#

“一位品学兼优的七岁小女孩,已经为自己安排好了身后事”,这部有关白血病的公益电影令上亿观众潸然泪下,同时也引发了科学、医学界人士的深思。

图|《天堂的张望》中白血病患者(来源:影片截图)

该部名为《天堂的张望》的影片于年11月上映,讲述了一位患急性白血病小女孩在化疗期间的痛苦经历,当她得知需要30万天价花费时,毅然决定放弃治疗。“白血病”,给患者的身心都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白血病就像“恶魔”一样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截至目前,化疗仍然是临床上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方式,这种治疗方式中所用的药物,包括抗代谢类、烷化剂、生物碱类等,在杀灭白血病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造胞造成明显的伤害。

以三氧化二砷为例,该药物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一线药物,三价砷(trivalentarsenic,AsIII)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来发挥抗白血病作用。

然而,临床使用的三氧化二砷,病人注射后会在体内广泛分布,给心脏和肝脏等带来毒副作用,并且难以用于其他白血病的治疗。

为了突破三氧化二砷在临床中的诸多局限,在白血病细胞上寻找新的靶点,并构建相应的靶向递送载体可能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中国科学院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基于可靠的新靶点创建出一种仿生的砷递送载体,可以为多种类型的白血病提供高效治疗方案。

10月25日,相关论文以《基于铁蛋白靶向递送砷至多种类型白血病细胞并显著增强白血病治疗效果》(Ferritin-basedtargeteddeliveryofarsenictodiverseleukaemiatypesconfersstronganti-leukaemiatherapeuticeffects)为题发表在NatureNanotechnology上[1]。

图|相关论文(来源:NatureNanotechnology)

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马光辉和魏炜、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马丁、广州医院血液科教授李玉华担任共同通讯作者。

图|马光辉(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