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危害 http://pf.39.net/bdfyy/bdfzj/150425/4614815.html杂志:Leukemia
IF:11.
发表日期:.02.26
研究背景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肿瘤伴环状铁粒幼细胞和血小板增多症(MDS/MPN-RS-T)是一种具有骨髓增生异常和骨髓增殖特征的髓系疾病,其治疗旨在改善贫血、降低血栓事件风险、降低血小板和/或改变病程。
罗特西普是一种首创的红细胞成熟剂,可结合多种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配体,增强晚期红细胞生成。此处报告了MEDALIST研究中对MDS/MPN-RS-T患者的罗特西普疗效与安全性的回顾性分析。
研究方法
MEDALIST研究入组了例低风险的、需要≥2个RBC单位/8周的、并且对ESA难治或不耐受的MDS-RS成人患者,患者按2:1随机分配至罗特西普组或安慰剂组,每3周皮下给药,持续24周。在这名患者中,23名(10.0%)患有MDS/MPN-RS-T,其中14人被随机分配到罗特西普组,9人被随机分配到安慰剂组(图1A)。
MEDALIST研究的主要终点是第1-24周期间不依赖RBC输血(RBC-TI)≥8周,次要终点包括:改善的血液学反应——红系(mHI-E;基线时接受4RBC单位/8周的患者连续56天以上平均血红蛋白增加≥1.5?g/dL,或基线时接受≥4RBC单位/8周的患者连续56天以上减少≥4单位RBC输血);在第1-24周内连续56天较基线增加≥1.0?g/dL血红蛋白;进展为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速度;和治疗中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的发生率。此处还进行了临床获益(定义为RBC-TI≥8周和/或第1-24周期间的mHI-E)的回顾性分析。
研究结果
截至年7月,与安慰剂组相比,随机分配到罗特西普组的MDS/MPN-RS-T患者在第1-24周达到RBC-TI≥8周(64.3vs22.2%)、mHI-E(71.4vs11.1%)、临床获益(78.6vs33.3%)的比例显著更高(图1B)。罗特西普组从临床获益开始至治疗结束的中位(范围)时间为94.6(8.0–.0)周,安慰剂组为23.9(23.7–57.9)周。在低输血负担患者(4个单位/8周)中,罗特西普组第1-24周内实现RBC-TI≥8周的患者数量较安慰剂组更多(5/6vs2/4),实现mHI-E的比例显著更高(4/6vs0/4)(图1C)。在高输血负担患者(≥4个单位/8周)中,罗特西普组第1-24周内实现RBC-TI≥8周的患者数量也较安慰剂组更多(4/8vs0/5),实现mHI-E的比例也更高(6/8vs1/5)(图1C).
图1:MEDALIST试验中MDS/MPN-RS-T患者的基线特征和治疗反应
64.3%的罗特西普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第1-48周期间实现RBC-TI≥8周,而安慰剂组中仅33.3%患者实现RBC-TI≥8周;28.6%的罗特西普组患者实现在治疗期间所有时间RBC-TI≥48周vs安慰剂组无患者实现;在治疗期间任何时间实现RBC-TI≥8周的罗特西普组患者中,40.0%的患者实现RBC-TI≥48周,而安慰剂组无患者实现(图2A)。
尽管患者数量有限,但通过与整个MEDALIST研究人群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支持罗特西普对MDS/MPN-RS-T患者的价值。随机分配至罗特西普组和安慰剂组的MDS/MPN-RS-T患者在第1-24周期间RBC-TI达到≥8周的比例(64.3%vs22.2%)高于总体MEDALIST人群(37.9%vs13.2%)。同样,随机接受罗特西普vs安慰剂治疗的MDS/MPN-RS-T患者(71.4%vs11.1%)获得了mHI-E的比例也高于总体MEDALIST人群(52.9%vs11.8%)。
治疗24周后,随机分配至罗特西普组的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较基线升高,而血小板水平保持稳定。罗特西普组最常见TEAE是头晕、恶心、腹泻和乏力(图2B)。罗特西普组2/14例(14.3%)患者和安慰剂组3/9例(33.3%)患者发生了导致停药的TEAE。1例随机接受罗特西普治疗的患者发生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1例随机分配至安慰剂组的患者发生了AML进展,而随机分配至罗特西普组的患者未发生AML进展。
图2:治疗反应、实验室参数和TEAE
小结
总而言之,研究发现罗特西普有效——显著降低输血负荷,改善mHI-E和白细胞水平——具有普遍良好的耐受性安全性特征。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