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7585953.html(重要提示:这篇日记中的所有加粗斜体下划线的字体均没有强调的作用!)
印象中我去过中国最西北的地方就是去年清明节假期和米饭去西安爬了华山。所以这次米饭同学说周末带我去银川玩,简直不能更开心。
我对于西北的幻想大抵就是甘肃同事给我讲的她家乡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或者长得富有异域风情的新疆维族美女端着大盘鲜艳芬芳的水果,又或者是《西夏死书》中描述的广阔而神秘的埋藏了西夏宝贝的适合探险的沙漠腹地。这次终于可以亲身体验一下西北的风土人情,想想都很激动。
这次出行是米饭的朋友组织的,我们一行一共11人,5男6女,独立成团,租了当地的巴士和导游。利用周末两天到1千公里之外的地方游玩看似时间挺紧的,实则安排得很合理,我们周五晚上坐火车出发,睡一宿到银川开始玩,周日晚上再坐火车返回,也是睡一宿到北京,有足足两整天的时间可以在银川游玩。
时值“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习主席提出要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我们这次去西部游玩简直就是顺应时势、响应国家号召,充分体现了我们超高的思想觉悟和积极性。
我们周六早上7点左右就顺利到达了银川站,银川火车站的造型很漂亮,外形主体由三大联拱构成,莲花式的造型。
这次出行的leaders主要是领导和铁岭,一个负责出“钱”,一个负责出“力”。栋栋是当之无愧的“摄影师”,其余人则负责貌美如花~
我们顺利与导游接上头之后,当务之急最最要紧的事就是解决早餐,我们商量后决定吃兰州拉面。导游让我们选择是吃宽敞明亮的味道符合大众口味的全国连锁拉面馆,还是矮小破旧没有招牌但味道正宗的当地小馆子。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直奔导游推荐我们的当地地道的兰州拉面馆,果然是个没有牌子的小馆,但是排队异常火爆,生意一直很好。品尝之下,觉得拉面汤底味道有点咸,可能西北人比较重口味,不过比北京的兰州拉面油腻感少些,面也要更筋道一些。一碗面6元钱,确实便宜,不过量也很小,只有北京的一半。
(↑没有招牌的门脸)
(↑火爆忙碌的后厨,客流量从拉面碗堆放的数量可见一斑)
吃过早餐后我们坐车去当天唯一的景点——沙坡头景区。这段路程很远,从火车站开过去需要3个多小时,我们开始时没有走高速,结果未预见到道路施工,道上非常颠簸,经常被莫名弹到半空中。可是米饭和其他几个朋友面不改色一直坚持在颠簸的车上玩“升级”,好佩服他们。
沙坡头位于宁夏中卫市,是国家5A级景区,也是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这是我们大部分人第一次来沙漠,我们都对沙漠充满了好奇。
沙坡头是个成熟的旅游景区,于年被港中旅控股,据导游讲沙坡头被收购后在各方面还是有了很大的改进的,当然,收费也随之提升了很多。在这个景区里我们同时看到了沙漠、绿洲和*河,非常有特色。
沙坡头景区里有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塑像,拿着一只金笔,似要挥毫泼墨。公元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甘肃凉州,出塞奉旨慰问在河西打了胜仗的将士,察访*情,并出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王维出使凉州时途经沙坡头,面对大漠、*河壮美的景色,禁不住激情澎湃。他记录下了此次出塞去凉州的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写下了千古佳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边陲大漠壮阔雄奇的景象。
见到了期待许久的沙漠,大家都很兴奋。栋栋小心翼翼拿出了尼康单反相机和价值元的镜头,给大家各种拍照。大家对这个相机赞不绝口,主要是它功能清奇,世所罕见,只能捕捉静态的景象,如果因为被拍摄目标抖动了一下造成了照片彻底虚化,请注意,那一定不是摄影师的责任!!!
(↑栋栋摄影师本尊)
(↑这些天看一次笑一次的照片,最左王老师变身小飞侠飞走了,留下了4个目瞪口呆的懵逼搭档,分别由教授、常姐、汪老师和铁岭本色出演,出自摄影师栋栋之手)
我们首先骑双峰骆驼进入沙漠腹地,每只骆驼都有一个编号,每个编号对应约6-8头骆驼,同一编号的骆驼被绑成了一串,首尾以绳索相连,由同一个主人控制。印象中骆驼非常的高大,会有让人害怕的感觉。真正骑的时候,其实骆驼都很温顺很听话。每个骆驼在双峰上被架了一个鞍子,坐在上面稳稳的。等到同一编号的客人都骑上了骆驼,主人再命令这些骆驼一起站起来,慢悠悠地载着大家往沙漠深处走,驼铃随着队伍的行进节奏发出清脆的响声,慢慢消失在沙漠上空。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需要骆驼趴在地上才能下来。骆驼趴到地上时需要两只前腿先跪下,两只后腿再跪下,然后才是肚子贴着地面趴下来。在骆驼跪两只前腿的时候身体瞬间前倾的感觉还是挺刺激的,因为骆驼身形高大,尽管骆驼的主人一再强调要保持身体后仰,但是这种坐滑梯似的空中直降还是让人小心脏一紧。
(↑沙漠被困严重缺水群众)
导游安排我们玩“沙漠冲浪车”,冲浪车像是改装的越野车,我们十几个人都坐在一辆车上,绑好安全带后,我们就朝着沙漠腹地进*。开始的时候司机开得稍微快点,我们就已经有朋友开始尖叫,惹得司机频频回头,大概是觉得不可理喻。后来当冲浪车疯跑起来,在沙漠里像过山车一样上上下下,不停产生失重感,我们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失声尖叫时,我才理解开始时司机那不屑一顾的眼神。
冲浪车下来我们决定在附近拍照玩一玩,于是大家让导游帮忙抓拍大家跳起来的照片,不知是谁提议要把合照中跳不起来的人埋在沙子里,于是几个男生趴在沙漠里开始挖坑。
(↑米饭同学在奋力参与挖坑)
每张照片大家跳的节奏都不一样,所以总有人在地面上。导游突然发现米饭总是跳得很高,结果大家突然决定把跳得高的人埋起来。可怜米饭前一秒钟还在撅着屁股奋力地挖坑,后一秒中就被栋栋直接抱到了洞洞里,被大家给埋到了沙漠里。现场实力演绎了什么叫“给自己挖坑”。
(↑米饭同学一直在放飞自我)
尽兴玩过之后,我们骑着骆驼原路返回,去玩滑沙。站在沙坡上从上往下看的时候感觉很害怕,我觉得初始的一段跟地面大概成60°角,沙坡很陡峻,好不容易鼓足勇气才敢坐上去。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导,我们是可以通过左右两个“手刹”控制速度的,但是悲催的是,我发现在下行速度很快时,两边刹车的力量如果不一致,很容易就会跑偏。
两个胆子大的女生玩完滑沙又跑去玩“*河飞索”,就是通过滑索飞跃*河,这个活动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飞*腾达”,她们一连飞越*河两次,未来前途无量啊。我看着别人玩都很害怕,特别佩服她们的勇气。
大家集合后一起乘坐羊皮筏子顺着*河漂流。羊皮筏子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根据导游的介绍,制作羊皮筏子需要很高的宰剥技巧,用锋利的刀子从羊颈部割开一个口子,慢慢地将内脏掏出来,将整张羊皮囫囵个儿褪下来,其间不能划破一点毛皮。将羊皮脱毛后,用嘴吹气使羊皮膨胀,灌入清油、食盐和水后,把羊皮的头尾和四肢扎紧,经过晾晒后羊皮呈现*褐透明的颜色。用麻绳将坚硬的水曲柳木条捆一个方形的木架子,再将吹起的羊皮以4、5、4的排列形式扎在上面,羊皮筏子就制成了。
羊皮筏子体积小且轻便,吃水浅,十分适宜在*河航行。羊皮筏子是一种古老的运输工具,古时候人们就用羊皮筏子送人渡河、运载货物。我们乘坐的羊皮筏子应该是由23个羊皮囊构成的,羊皮囊虽小,筏工介绍说这个羊皮筏子可以载重1吨的货物。
顺流而漂时筏工们一起唱起了号子,悠扬的民间小调飘扬在静谧的*河上空,有一种别样的西部风情。
下午我们乘车回到银川市区,汇合了米饭他们在银川当地的朋友瑞,吃了地道的西部菜“同心春”。最赞的一道菜是羊肉,像是简单用水煮过的,沾上调制的蒜汁,完全没有膻味,羊肉极嫩,入口即化,以前好像真的没有尝到过这么齿颊留香的羊肉。大家本来尝过一口之后都觉得应该再点一份,奈何银川的美食太多,十几道菜上来之后,大家早就吃饱了。那条鱼也很棒,类似于酥鱼的做法,骨头都是直接能吃的,炖的很烂,熬煮得很入味。八宝茶也很好喝,里面放了很多能直接食用的核桃仁、大枣、酸枣等原料,沏上热水,喝起来香甜美味。值得一提的是,这家的菜量真的好大啊,每个菜都是一大盘端上来的。我们本来因为晚饭吃得晚,都饥肠辘辘的,后来还是剩了好多没有吃完。
晚上回到酒店洗过澡后,大家又一起来到美食街宵夜。夜晚的银川微凉,我们点了麻小、烤串、毛豆等等小菜,配着当地特色的枸杞酒。领导还给我们介绍了毛豆的一种新吃法,用芥末和酱油调好蘸汁,然后用毛豆蘸着吃,味道特别赞,跟刺身一样一样的。
大家边吃边玩罚酒/饮料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只需要一副纸牌,然后由主持人为每个人抽牌。每张牌都有代表的规则:其中A点杀——可以让任意人喝一杯,2美女——任何人喝的时候都可以找美女陪一杯,3、4安全,5、6、7为找人PK——任何规则PK输的喝一杯,8厕所门票,9自己喝一杯,10神经病——除主持人外任何人跟神经病说话都需要被罚一杯,J为左边喝一杯,Q为右边喝一杯,抽到第4个K自己喝一杯(前3个K安全),没有抽到厕所门票的就一直不能上厕所。
抽到“美女”的通常比较惨,大家都会拉上“美女”陪喝一杯,“美女”还必须娇羞地回嘴说“死*”才能开始喝。栋栋第一轮是主持人,没有被罚酒的机会,所以第二轮他抽到美女时大家都心疼他借机让他多喝点儿(偷笑)。瑞同学抽到“美女”时说的“死*”是最妖娆的。作为此行唯一的家属,我抽到“美女”时大家都会找米饭PK,如果米饭输了就米饭喝饮料,他不会叫我陪酒,如果米饭赢了输家就会让我陪酒。那天晚上米饭特别英勇,无论是“石头剪刀布”、“小蜜蜂”还是“人在江湖漂”,估计是亘古以来连着赢得最多的一次,so,基本上都是我在喝,让我一度怀疑米饭同学对我的爱。
(↑写到这里忍不住放几张东方不败米饭同学的犯二照片)
玩“神经病”角色最久的是吴老师,他抽到好几次10号牌。李老师的“神经病”角色玩得算是最成功,经常让别人忍不住对她说话,尤其是瑞,在李老师扮演“神经病”角色时一如既往对李老师嘘寒问暖,关爱有加。
一直玩到晚上12点多,大家还意犹未尽,鉴于第二天还有紧凑的行程,我们才摇摇晃晃走回酒店休息。
周日我们起来退了房后,就一起去吃早餐。我们早餐吃的是羊杂和发面饼。羊杂很美味,也没有膻味,羊杂汤里面有面肺,是面做的一种食物,外形很像是土豆条,吃起来软软的,很入味。
吃过羊杂后我们来到了中国枸杞馆。是宁夏枸杞品牌百瑞源建的一个枸杞博物馆。宁夏*土高原酸碱度适宜枸杞的生长,昼夜温差大,白天日照充足,与其他地方枸杞相比果粒长型居多,颗粒大且饱满,籽少肉厚,味道甘甜,色泽鲜红,营养更加丰富。博物馆里面还有对枸杞的起源、功效、各地枸杞的异同等内容的详细介绍,还有枸杞果和枸杞叶茶的品尝,最后当然少不了购买环节。
(↑母亲节的花,我是凑数的)
(↑教授、汪老师、王老师实力模仿秀)
(↑枸杞花)
我们接下来去了当天的第一个景点贺兰山岩画风景区,就是岳飞《满江红》里提及的那个贺兰山,我们体验了一下风雨贺兰山。天空飘着细雨,贺兰山特别阴冷,跟穿着短袖的前一天中午相比简直是两个季节,我们默默换上了厚衣服,教授甚至直接穿上了薄羽绒服。
贺兰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日常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或磨制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这些宝贵的岩画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贺兰山一带多以形形色色的人面画以及动物图形为题材,导游介绍说人面画多为古人刻画的各种神明。在南北长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有20多处遗存的岩画。
我们观察之下发现很多岩画都很萌的,那些人像画或者是神像画都很后现代,有些画的俨然就是外星人。动物图大多笔画简单,以寥寥线条刻画出牛、马、羊、鹿的精髓,像是用岩画记的日记。
贺兰山的古代岩画时间大致从春秋战国到西夏时期,记录了远古人类在3,年前至10,年前放牧、狩猎、祭祀、争战、娱舞、交媾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鹿、驼、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和抽象符号,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人类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艺术史的文化宝库。
岩画风景区四面环山,里面还有一处瀑布,我们沿着山麓溜达过去,看了很多保存完好的岩画,一路边走边玩。
在即将走出景区门的时候,我们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岩羊。岩羊是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导游说天气好的时候景区内经常能看到岩羊,但是当天由于阴雨,所以可能岩羊都躲起来休息了。我们一路上都在寻找岩羊的身影,岩羊通身为青灰色,与背景的贺兰山岩石融为一体,所以如果岩羊静静地站在岩石中,是非常难以辨认的。
幸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在景区看到了两只岩羊,第一只在岩石中跳了几下就隐去不见了,另一只站在山顶上,时不时扭下脑袋。大家看见岩羊都超级兴奋,虽然只是远远的见到,已经足以慰藉我们好奇的心灵了。几乎山口所有经过的人都驻足屏息仰头观望,米饭更是兴奋到全程解说,恨不能岩羊眨一下眼睛、动一下胡须都兴奋地喊出来,那一刻真心感觉人类是渺小的,大自然才是主宰。
(↑远远站在山尖上的岩羊)
(↑被岩羊惊得目瞪口呆的吃瓜观众)
景区门口能看到视野开阔的马路,我们在马路上各种拍照,虽然天气不够晴朗,不过一点儿也不影响我们把一条马路玩儿坏的心。
(↑米饭和栋栋)
为了给下午的游玩留出充足的时间,中午我们在美食街随意吃了点儿揪面。领导还给我们买了饭前开胃的羊蹄和酸奶,都太美味了。羊蹄是热乎的,炖得很熟。酸奶上面炒制的果仁特别香,用酸奶裹着果仁吃下去,满口余香,大家都对酸奶赞不绝口。
下午我们去了镇北堡西部影城,这个影视城是由作家张贤亮创建的,以古时屯兵的镇北堡两座废堡为基地。影视城充分利用了古堡原有的苍凉古朴的风格,配上大漠的苍凉和雄壮,把西部风情体现得淋漓尽致。
影城里面分为明城、清城和老银川一条街,是《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刺陵》、《牧马人》、《红高粱》等等电影的取景地。我们在里面利用现成的布景,扮演各种想象出来的角色。
(↑一颗红心向前进)
(↑黑山老妖夫妇)
(↑领导扮演的钦差大人,吴老师和米饭客串的衙役)
(↑教授和米饭卖竹篓)
(↑卖酒的)
(↑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
(↑扮演长得特别好看的算命兼卖药的)
(↑卖肉的瑞)
(↑报告青天大老爷,抓获真凶,有痣为证,请把赏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