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畅谈十四五对话副中心今年通州开工改 [复制链接]

1#
预备干部求职招聘QQ群 http://www.edunews.net.cn/2021/hlw_0329/27020.html?ivk_sa=1023197a

今年3月1日,各方瞩目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向社会清晰描绘了城市副中心未来5年的美好图景。

作为北京重要一翼的城市副中心,如何把握机遇,乘势而上,继续保持生机勃发的势头,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城市副中心质量”?

日前,通州区住房保障事务中心主任张跃,做客通州区融媒体中心演播室,与您畅谈“十四五”时期,通州区在老旧小区改造、住房保障、棚户区改造等方面的工作。

快点开看访谈视频↓↓

访谈摘要

主持人:“十三五”期间在民生保障和城市副中心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十四五”期间又将在哪些方面寻求突破呢?

张跃:在“十三五”期间,通州区住建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自下而上、以需定项”的原则,对全区21个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共改造栋楼,总共75.2万平方米。

“十四五”期间,我委将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在征求民意基础上,力争“十四五”末,完成年前建成的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年,计划开工35个老旧小区,涉及栋楼,共万平方米。

我们广泛征求街道、社区、居民意见,激发群众参与改造的主动性、积极性。按照“一区一策”,因地制宜,合理制定改造方案,体现出每个小区的特点。

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委也正在积极探索老旧小区改造的“副中心模式”:

一是盘活社区闲置资源,完成首个社区级家园中心建设,打造5分钟生活圈。将中仓街道的废弃锅炉房打造成为助老、家*、医疗等多领域的一站式社区级家园中心,满足群众多样化生活需求。

二是扩大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改造。在玉桥南里北区开展第一个投资试点,改造内容包括建设平方米*建广场和活动场地、增设便民服务配套;在怡乐园二区引入市属国企,计划将小区内礼堂建成社区邻里中心,进一步提高小区居住功能。

三是实施工程总承包模式。在玉桥南里小区进行试点,通过设计、施工一体化招标,以点带面,提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建设管理质量。

主持人:自去年5月正式颁布实施《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到现在已有一年时间,物业纳入社区治理工作有哪些进展呢?

张跃:《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实施一年来,我区坚持*建引领,围绕“创建和谐宜居社区”,搭体系、解难题、提三率,全面加强《条例》宣传落实,*建引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治理明显增强。

截至目前,我区共多个物业管理单元,管理面积多万平方米,业委会(物管会)组建率78.6%;物业服务覆盖率93.52%;*组织覆盖率%。

主持人:群众自治组织以后要发挥什么作用,怎么真正融入社区治理?“十四五”十期间有什么工作计划?

张跃:组建只是第一步,最终目的还是要发挥业委会(物管会)作用,真正实现群众共商共治。接下来,我们将联合司法、宣传部门,通过专家讲座、现场指导、多媒体宣传互动等多种方式,面向社会各界开展多频次、多角度的培训,在全社会营造落实《条例》的浓厚氛围。

要求各乡镇街道至少选定一个业委会试点,引导督促社区、物业企业、业委会(物管会)各方成员定期走访,第一时间掌握群众诉求。

主持人:关于副中心住房保障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十四五”期间的工作目标和思路,能否简单介绍一下?

张跃:“十三五”期间,通州区共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3.9万套,公租房保障率位列全市第二,对低保低收入、大病重残等困难家庭保障率位列全市第一,做到了应保尽保。

“十四五”期间,我区住房保障工作有两大目标:一是增加房源供给,二是增加保障方式、加大保障力度。

“十四五”期间,将继续在筹集房源上做足功夫,通过新建、改建、收购、趸租等多渠道、多方式筹集房源,提高保障房的供给量和供应比例。

在通州区,对备案家庭和困难群众的保障一直被放在住房保障工作的重点,今后我们也会继续延续这个工作思路。

同时,作为副中心,我们还面临着大量疏解单位的住房保障需求。“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细化房源类别和保障人群的需求,将备案家庭、疏解人群和引进的人才分类保障,科学谋划、精准分配。

被保障家庭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保障方式,可以租赁公租房和人才租赁住房,可以领取补贴自行租房,满足共有产权住房购房条件的也可以选择购买共有产权住房。

主持人:通州还有一些老城棚户区,居住条件、环境水平、生活体验与城市副中心的定位还有不小差距,群众对此也很关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