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僵化固定、款式变化少、风格不苟言笑----市场上常见的红木家具为古典家具营造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面貌。事实上,追溯到数百年前,中国人不仅拥有各种不同的家具设计,个性化款式丰富,装饰的多样化,而且还注重小件家具、家品的搭配设计。翻开历史的册页,可以看到很多有趣而充满生活味、人情味的设计。都承盘就是其中一种。作为古代文房中的一件器玩,与书箱、笔架、笔筒、印盒等其他的文房用品一起,成为古人精心布置的书房内的雅器。
-文房雅器-
在众多文房用具之中,尤以木器之韵味最为隽永独特。无论是纹质瑰丽的天生奇美,还是蟠曲随形的自然神工,都将文人追求朴素之美的精神,表现到极致。而古人对木头的内心亲和,又是隐埋于身体血液当中的。木作延续着历代生活起居之根本:从平地而起的房屋,到登堂入室的家具,再到陈玩案头的器具,木作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以木为本,绝非妄语。
当明式家具将古人的木作工艺表现得炉火纯青之后,形制小巧的文房木器,则更是令这门技艺发挥到了极致。作为文人手头把玩之物,它的功夫常在丝毫之间。若都承盘,精工穷艺之事,不难想见。
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研究》中写道,都承盘又叫“都丞盘”、“都盛盘”或者“都珍盘”。意思是一盘可以盛放多种东西,有包罗万象,海纳百川之意。都承盘主要在于收纳功能,用以收放文物、文玩等案头小件。这种小家具样式一开始并不为人熟知,直到《明式家具研究》的出版才受到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