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州进京检查站通行将提速
通州区白庙、西集等进京检查站,在早晚高峰时段、节假日会出现拥堵现象。7月3日自通州公安分局了解到,该分局拟加大检查站的科技投入,利用科技手段在车辆、人员进入检查站前完成系统初步检查,以物防补充人工检查的不足,提升检查站的通行速度。
7月3日上午在位于通州区与燕郊之间的白庙检查站体验进京检查。由于车辆经过检查站需要减速慢行等待过检,确实存在后车停车等候现象。注意到工作人员主要通过主观判断对车辆进行拦截检查,货车,京牌、外地牌照小客车都被拦截过。检查内容包括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及车辆、携带物品等。一辆车从拦截到启动,最短也要近一分钟。
白先生经常坐公交车上班,他说,有时警察会上公交车检查证件。“赶上早高峰,进京车多,从燕郊的红绿灯到过了检查站怎么也得半小时。有些私家车主为了抢时间,把车开到人行便道上,甚至逆行绕过检查站,看着就危险。”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西集检查站。该站位于京哈高速上,处在香河与通州区之间,由于站内空间有限,检查通道较少,也存在大量货车,再加上小客车超车插队,经常造成拥堵,最严重时拥堵路段达2公里。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加快及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各地之间的交通交往将更为频繁。人工检查的方法显然不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通州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局正在规划,通过高科技防控手段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都是人工检查,主观性较强。将来我们可以探索搭建大数据平台,强化信息关联比对、碰撞分析,围绕多感知物联网设备、智能应用平台、数据储存中心、服务支撑体系等方面,从体制、机制、技术等层面进一步统一标准规范。”
通州公安分局将不断加强与周边河北、天津公安机关的区域警务合作,“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时间结构,我们将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这位负责人介绍,事前研判,主要通过科技设备提前采集比对车辆及人员等基本信息,对可疑人员、车辆系统提前预警。“在车辆到达检查站之前,会有一个减速带。将来我们的系统可以在减速区域完成车辆、人员等所有数据采集,判断这辆车及车上人员是否有潜在的公共安全隐患,从而提醒检查站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检查。”
事中阶段主要体现在处置方式上。这位负责人说,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通过大数据的测算,警方将更准确获得如现场情况、交通环境、人流情况等综合信息,从而实现精准指挥。对事后的经验总结等,也可借助“视频天网”的智能分析,取代以往的专人盯守调看,从而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成本。
近日,通州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