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本地资讯爆料、吃喝玩乐推荐
个人
近两年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了,而为了保障自行车的“路权”,通州区也在新建和改造步行和自行车道路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
小编最新了解到城市副中心即将奏响了交通体系建设的“快慢板”,按照规划,将建首条自行车高速路和40多条道路将打造慢行系统!接下来看看这个“快慢板”是怎么做的吧!
“快”板
所谓“快”,即连接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的快速交通体系。
今年6月开始,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S1线)东延至乔庄东站。从始发站北京西站到乔庄东站,全程39分钟,下车即有接驳公交专线直达行*办公区。可以说是无缝衔接,舒适又便捷。
不只是S1线,连接北京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还有若干“快线”。地铁6号线直达副中心,正在施工的八通线南延和7号线东延,未来将把客流直接运送至副中心的环球主题公园。
此外还有广渠路东延,这条路西起怡乐西路,终点东六环路,全长7.6公里。有地面、地下两套系统,同期建设景观大道。建成后,将把东四环至副中心的车程缩短至15分钟。
“慢”板
说完了快板,接下来就要说说慢板了,所谓“慢”,即城市副中心区域内适合骑行和步行的慢行系统。
这两年“绿色出行”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但马路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现状让不少骑行者望而却步。而现在专门为骑行者设置的骑行车到则大大的保障了骑行人的安全问题。
医院西侧的这条年通车的潞通新路一期,就让骑行者们感受到了满满的“善意”。
据小编了解,过去修路都是‘一块板’,而这条路是‘三块板’。
“一块板”是说,从马路牙子这头到那头,全是光光的路面,通过在路面上施划虚实线、设置硬质隔离栏杆,划分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道。
而“三块板”,则是说路面上设置了两条狭长的绿化带,把中间的机动车道和两侧的自行车道隔离开来。用绿化带作隔离,美观而且能充分保障自行车的路权。
这条路上的绿化隔离带每侧大约1.5米宽——盛夏季节,紫色的鸢尾、红艳的美人蕉、金色的大花萱草竞相绽放,与人行步道上的国槐行道树相互映衬,清新雅致的城市花园气息扑面而来。
自行车、小轿车、行人各行其道,互不侵扰,井然有序。靠近小区处,市*部门还设立公共自行车泊位,借车还车都相当方便。
据悉通州区已经投入使用的颐瑞中二路,正在修建的玉桥东二路、玉桥东三路、翠华西路等,以及今后要上马的一批新建道路工程,都要采取“三块板”形式,彻底实现人车分离,充分保障自行车的路权。另外,已有道路通过因地制宜的改造,实现行人、自行车、机动车的“各行其道”。车站路南段
此外小编还了解到通州有名的商业街车站路南段部分已经改造完成。市*部门以原有行道树为基础,在机动车道与自行车道之间种上了1.5米宽的绿化隔离带。原先比较宽阔的人行步道,重新进行了功能施划,区隔出2.5米宽的自行车道和3米宽的人行步道,自行车和机动车混行的局面彻底改变。
通州主干路玉带河大街
从故城东路到东六环西侧路段去年完成了慢行系统改造。主干道两侧均划出了3公里长的自行车专用道,并通过金色护栏与机动车道相隔离。醒目的红色骑行路面,成了通州城区的一道亮丽风景。
自行车专用车道
小编还了解到通州城区范围内有40多条道路,已纳入慢行系统改造计划。
按照规划,未来在行*办公区和职工保障房之间,还将修建一条全长2.7公里的自行车高速公路!与既有的城市道路自行车道衔接,方便两大功能区之间的交通往来。
什么是自行车高速路?
自行车高速路是指路面平坦宽阔、专门用于骑自行车的城市间交通线路。
这些专用通道两边虽然不是全封闭的,但全程没有交叉路口,因此不用设红绿灯,路上禁止行人行走及汽车行驶,这使得骑车人能以极快的速度骑行。
PS:北京的首条自行车高速公路已于今年5月31日开通运行(起于昌平回龙观,终于海淀区西二旗),可将回龙观与上地之间的通勤时间由约40分钟缩短至约26分钟。
此外慢行系统还包括滨水穿林、四通八达的绿道体系。
在多河富水的通州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绿道体系建设工程正在进行。运河、潮白河等水系两岸,一度功能单一的河堤路正变成林水相映、景色清幽的绿色线性空间,供市民锻炼、游憩、漫步、骑行。
而且随着绿道建设工程推进,骑车可直达的公园景点越来越多,运河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温榆河风景林带,一线贯穿。
在通州,温榆河—北运河绿道这样的市级绿道已建成百公里。温榆河—北运河绿道过去是土路,改建成绿道后,成了通州最美的骑行路。
今年,通州区将继续推进小中河绿道、中坝河绿道、凉水河绿道等绿道项目建设。环绕北京城市副中心,全区将构建以“四廊六环”为骨架结构的绿道网络系统,串联城市副中心的主要水系、林地、湿地、景观功能区,绿道总长度将达到公里。
按照今年年初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年—年)》,通过构建“公交+自行车+步行”的出行模式,到年城市副中心的绿色出行比例要达到80%以上,内部通勤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
依托干线绿道建设自行车专用道,到年,城市副中心自行车道里程将达到公里左右。
交通建设的“快板”和“慢板”同时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智能、舒适的交通路网正在一步步成形。地上地下一条条通衢大道,与毛细血管一样的条条慢行道路纵横交接,快慢相宜、畅通八方的立体交通体系,将引领北京城市副中心,一步步走近“没有城市病的街区”。相信随着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发展,我们的交通将会越来越畅快,大家的出行也将会越来越便捷!综合整理自北京日报、北京通州发布请您读完点一下在看,小编感激不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