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赶紧收藏年内科主治医师易考考点 [复制链接]

1#

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地备考复习考试,医学教育网小编专门整理了内科主治易考点如下。(按顺序更新)

必备考点: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AGI)延迟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临床应用药物有: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适用于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可单独用药或与其他降糖药物合用。

必备考点:贫血的诊断标准

HGB

RBC

Hct

成年男性

<g/L

<4.5×/L

<0.42

成年女性

<g/L

<4.0×/L

<0.37

孕妇

<g/L

<0.30

必备考点: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

①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②缺铁或铁利用障碍性贫血: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缺铁性贫血。

必备考点:网织红细胞计数判断骨髓增生程度。

必备考点:输血的指征急性失血性贫血(血容量减少大于30%)、慢性贫血(血红蛋白低于60g/L)。

必备考点:几种贫血的鉴别点:

①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及铁蛋白增高,总铁结合力降低,骨髓铁粒幼细胞增多,环状铁粒幼细胞>15%,细胞外铁增多,如已确诊禁用铁剂。

②海洋性贫血常有家族史、脾大,血涂片可见靶形红细胞,血红蛋白电泳异常,胎儿血红蛋白或血红蛋白A2增多。血清铁及铁蛋白不降低,总铁结合力正常,骨髓细胞外铁及铁粒幼细胞数不降低。

③慢性疾病性贫血表现血清铁蛋白和骨髓细胞外铁增高,而血清铁减少,总铁结合力降低。

必备考点:缺铁性贫血口服铁剂后5~10天网织红细胞上升达高峰,2周后血红蛋白开始上升,平均2个月恢复,待血红蛋白正常后,再服药4~6个月,待铁蛋白正常后停药。

必备考点:缺铁性贫血是多种原因引起慢性失血是最常见原因,主要见于月经过多、反复鼻出血、消化道出血、痔出血、血红蛋白尿等。

必备考点:血小板、血管性疾病与凝血性疾病的临床鉴别

血管性疾病

血小板疾病

凝血障碍性疾病

性别

女性多见

女性多见

80%~90%发生于男性

阳性家族史

较少见

罕见

多见

出生后脐带血

罕见

罕见

常见

皮肤紫癜

常见

多见

罕见

皮肤大块瘀斑

罕见

多见

可见

血肿

罕见

可见

常见

关节腔出血

罕见

罕见

多见

内脏出血

偶见

常见

常见

眼底出血

罕见

常见

少见

月经过多

少见

多见

少见

手术或外伤后渗血不止

少见

可见

多见

必备考点:组织缺铁表现

黏膜损害较常见,易出现口炎、舌炎、咽下困难或咽下时梗阻感(PlummerVinson征)及外胚叶组织营养缺乏表现为皮肤干燥、毛发无泽、反甲或匙状甲等,以及精神神经系统表现,甚至发生异食癖。缺铁引起的贫血性心脏病易发生左心衰。

必备考点:甲醇在人体中主要经肝脏代谢。肝脏醇脱氢酶将甲醇氧化为甲醛,然后在甲醛脱氢酶作用下氧化为甲酸,甲酸经过依赖叶酸盐的途径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吸收后的甲醛90%~95%经代谢后从呼出气和尿排出。

必备考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脾大最突出,可呈巨脾。

必备考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60%~80%患者淋巴结肿大,颈部、锁骨上部位常见。

必备考点:器官和组织浸润的表现:

①淋巴结和肝脾肿大多见于ALL。

②骨和关节疼痛和压痛,常有胸骨中下段压痛。

③粒细胞肉瘤(绿色瘤)常见于粒细胞白血病。

④齿龈和皮肤浸润以M4和M5多见。

⑤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多见于ALL,常为髓外复发的主要根源。

⑥睾丸浸润多见于ALL,为仅次于CNS-L的髓外复发根源。

必备考点:细胞化学染色在分型中的意义:

①过氧化物酶(POX)AML(+~+++),ALL(-),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②糖原(PAS)反应AML(-)或(+),弥漫性淡红色;ALL(+)呈块状或颗粒状,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或(+),弥漫性淡红色或颗粒状。

③非特异性酯酶(NSE)AML(-)或(+),不被NaF抑制;ALL(-)。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被NaF抑制。

④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AML减少或(-);ALL增加;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正常或增加。

外科主治、妇产科主治、儿科主治、全科主治、口腔主治、中医内科主治、药学职称、中药学职称、检验职称、内科

心血管内科主治,年准备考这些科目的考生赶紧了解一下吧!

想要了解课程,长按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