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光疗仪的作用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nu8iv7r/血常规能查出啥病?医生提示!要是这些指标异常,需检查
血常规,作为临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血常规检查,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血液状况,进而判断是否存在某些疾病。那么,血常规究竟能查出哪些病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血常规的各项指标,以及它们异常时可能预示的疾病。
一、血常规检查的基本内容
血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白细胞计数(WBC)及白细胞分类计数、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这些指标反映了血液的三种主要成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和形态。
二、红细胞相关指标异常与疾病
1.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浓度(Hb)异常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是评估贫血的重要指标。当RBC和Hb低于正常范围时,提示可能存在贫血。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等。进一步检查如血清铁、铁蛋白、叶酸、维生素B12等可以帮助明确贫血类型。
相反,RBC和Hb过高则可能提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这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需要骨髓穿刺等检查以确诊。
2.红细胞压积(Hct)异常
红细胞压积反映了血液中红细胞的总体积。Hct异常通常与RBC和Hb的变化相一致,对贫血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辅助诊断具有意义。
3.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异常
这三个指标主要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例如,MCV、MCH和MCHC均降低可能提示缺铁性贫血;而MCV和MCH增高则可能提示巨幼细胞性贫血。
三、白细胞相关指标异常与疾病
1.白细胞计数(WBC)异常
白细胞计数升高常见于感染、炎症、应激等情况。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通常升高;而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比例(LYMPH%)可能升高。此外,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WBC异常升高。
白细胞计数降低则可能见于病毒感染、药物影响、放射线损伤、脾功能亢进以及某些血液系统疾病等。
2.白细胞分类计数异常
白细胞分类计数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这些细胞的比例和绝对值异常可能提示不同类型的疾病。
例如,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见于寄生虫感染、过敏性疾病、皮肤病等;而单核细胞增多则可能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等。
四、血小板相关指标异常与疾病
血小板计数(PLT)异常
血小板计数升高可能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而血小板计数降低则可能提示血小板减少症,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放射治疗或化疗后等。
五、总结与建议
血常规检查虽然简单易行,但却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大量有关患者血液状况的信息。当血常规指标出现异常时,应结合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以明确诊断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作为患者,了解血常规检查的意义和可能预示的疾病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